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抗菌素制造论文--大环内脂族抗菌素论文

交沙霉素发酵工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8-20页
   ·交沙霉素的性质和作用机制第8-11页
     ·交沙霉素的化学结构第8-9页
     ·交沙霉素的理化性质第9页
     ·交沙霉素的产生菌第9-10页
     ·交沙霉素的作用机制第10-11页
   ·交沙霉素的应用第11-14页
     ·交沙霉素的抗菌活性第11-12页
     ·交沙霉素的临床应用第12-13页
     ·交沙霉素的化学改造第13-14页
   ·交沙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4-15页
   ·交沙霉素的定量检测方法第15-17页
     ·微生物检定法第15-16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6页
     ·分光光度法第16-17页
   ·十六元大环内酯抗生素发酵的研究概况第17-18页
   ·实验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7页
   ·试验材料第20-21页
     ·供试菌株第20页
     ·培养基第20页
     ·试剂第20-21页
     ·试验仪器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27页
     ·培养条件第21页
     ·分析方法第21-23页
     ·发酵培养基优化第23-24页
     ·发酵条件优化第24-25页
     ·前体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25-26页
     ·摇瓶补料实验第26页
     ·16L自动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45页
   ·交沙霉素标准曲线的测定第27-28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28页
   ·发酵培养基优化第28-35页
     ·碳源筛选结果第28-29页
     ·葡萄糖和玉米淀粉不同配比对交沙霉素合成的影响结果第29页
     ·氮源筛选结果第29-30页
     ·鱼粉和面筋粉不同配比对交沙霉素合成的影响结果第30-31页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第31-32页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第32页
     ·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实验设计结果第32-35页
     ·验证优化培养基实验结果第35页
   ·发酵条件优化结果第35-39页
     ·温度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5-36页
     ·摇床转速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6页
     ·初始pH值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6-37页
     ·摇瓶装料量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7-38页
     ·接种量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8页
     ·种龄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8-39页
   ·前体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9-41页
     ·前体的选择第39-40页
     ·正丙醇加入的量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40页
     ·正丙醇加入的时间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40-41页
   ·摇瓶发酵代谢参数曲线第41页
   ·摇瓶补料实验第41-43页
     ·摇瓶补糖浓度的选择第41-42页
     ·开始补糖时间对交沙霉素发酵的影响第42-43页
   ·小罐发酵实验第43-45页
     ·16L发酵罐分批发酵第43-44页
     ·16L发酵罐间歇补料分批发酵第44-45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培养基优化第45页
   ·发酵条件优化第45页
   ·前体第45页
   ·小罐发酵实验第45页
   ·效价与发酵液黑色素的关系第45-46页
   ·摇瓶效价与发酵罐效价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酵豆粕深度酶解生产低分子大豆多肽
下一篇:水稻秸秆同步糖化发酵法制备乙醇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