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 ·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对测量与显示技术的需求 | 第14-15页 |
| ·基于示踪物的光学非接触测试技术 | 第15-17页 |
| ·超声速速度场PIV 技术 | 第15-16页 |
| ·NPLS 技术 | 第16-17页 |
| ·示踪粒子的投放技术 | 第17-19页 |
|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对撞式纳米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设计 | 第21-39页 |
| ·设计思想 | 第21-26页 |
| ·纳米粒子团聚的原因 | 第21-22页 |
| ·解决纳米粒子团聚的方法 | 第22-23页 |
|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23-25页 |
| ·纳米示踪粒子发生器设计方案选取 | 第25-26页 |
| ·参数设计 | 第26-31页 |
| ·运行环境 | 第26页 |
| ·纳米粒子流量估算 | 第26-28页 |
| ·喷嘴喉道半径估算 | 第28-30页 |
| ·投料杆转速估算 | 第30-31页 |
| ·对撞式纳米示踪粒子发生器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 | 第31-39页 |
| ·上下盖设计 | 第31-32页 |
| ·筒体与反向法兰设计 | 第32-35页 |
| ·对撞腔设计 | 第35-36页 |
| ·超声速喷嘴设计 | 第36-37页 |
| ·送料器设计 | 第37-38页 |
| ·螺旋投料杆的设计 | 第38页 |
| ·过滤器设计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对撞式纳米示踪粒子发生器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9-44页 |
| ·对撞式纳米示踪粒子发生器性能测试实验 | 第39-41页 |
| ·对撞式粒子发生器性能分析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超声速射流对撞瞬态流场特性实验研究 | 第44-49页 |
| ·超声速自由射流对撞装置 | 第44-45页 |
| ·超声速自由射流对撞瞬态流场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 ·超声速自由射流对撞瞬态的NPLS 显示 | 第45-46页 |
| ·超声速自由射流对撞瞬态的PIV 测量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高压流化式纳米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设计 | 第49-72页 |
| ·参数设计 | 第49-56页 |
| ·运行环境设计 | 第49页 |
| ·纳米粒子流量估算 | 第49-51页 |
| ·喷嘴喉道半径估算 | 第51-54页 |
| ·安全阀通径设计 | 第54-56页 |
| ·结构设计 | 第56-68页 |
| ·上下封头设计 | 第56-58页 |
| ·筒体设计与强度校核 | 第58-59页 |
| ·法兰设计 | 第59-64页 |
| ·螺栓设计与应力校核 | 第64-67页 |
| ·操作面板设计 | 第67-68页 |
| ·压力试验 | 第68-70页 |
| ·操作说明 | 第70-72页 |
| 第六章 高压流化式纳米示踪粒子发生器的性能测试 | 第72-78页 |
| ·示踪粒子粒径的测量 | 第72-73页 |
| ·超声速斜劈的NPLS 显示 | 第73-74页 |
| ·斜劈超声速绕流流场的PIV 测量 | 第74-78页 |
| 第七章 论文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 ·论文工作的总结 | 第78-79页 |
| ·展望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在学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获奖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