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简评和展望 | 第17-19页 |
2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新农村建设涵义 | 第19-20页 |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涵义 | 第20-22页 |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公共财政职能 | 第22-23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3页 |
·财政资金支农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3 泰安市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测算分析 | 第26-41页 |
·农业发展所需资金测算 | 第26-29页 |
·稳定发展种植业 | 第26-27页 |
·突破性发展畜牧业 | 第27页 |
·积极发展林果渔业及其他 | 第27-29页 |
·解决农村环境所需资金测算 | 第29-32页 |
·泰安市畜牧业发展所需资金测算 | 第32-34页 |
·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 第32-34页 |
·所需资金测算 | 第34页 |
·生态建设以及林业发展所需资金测算 | 第34-37页 |
·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测算 | 第37-38页 |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测算 | 第38-39页 |
·新农村试点建设建设投资所需资金测算 | 第39页 |
·农民生产发展投资所需资金测算 | 第39页 |
·泰安市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总体测算 | 第39-41页 |
4 泰安市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现状 | 第41-51页 |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规模及趋势分析 | 第41-44页 |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第46-51页 |
·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小 | 第46-47页 |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 | 第47-49页 |
·县乡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存在较大不稳定性 | 第49页 |
·支农资金项目管理模式落后 | 第49-50页 |
·支农项目资金监管水平低下 | 第50-51页 |
5 泰安市新农村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1-55页 |
·公共财政在农村的缺位和越位 | 第51-52页 |
·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造成了基层的财权与事权的分离 | 第52-53页 |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况恶劣 | 第53-55页 |
6 国外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经验借鉴 | 第55-67页 |
·发达国家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 第55-64页 |
·美国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 第55-58页 |
·欧盟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 第58-61页 |
·日本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 第61-64页 |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 第64-65页 |
·东南亚国家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 第64页 |
·印度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体系 | 第64-65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65-67页 |
7 构建泰安市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67-78页 |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 | 第67-70页 |
·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 第67页 |
·拓宽财政支农资金来源渠道 | 第67-68页 |
·合理界定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范围 | 第68页 |
·科学划分市(县)、乡政府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 | 第68-69页 |
·增强县、乡财政实力 | 第69-70页 |
·加强财政支农的法制建设 | 第70页 |
·科学确定财政资金投向的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第70-73页 |
·搞好扶贫开发,支持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 第71页 |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71-72页 |
·支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72页 |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 第72页 |
·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 | 第72-73页 |
·改革政府支农资金管理形式,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 第73-74页 |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财政支农资金 | 第73页 |
·整合涉农财政资金 | 第73页 |
·进一步细化财政预算,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 | 第73-74页 |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 第74-78页 |
·改善农业补贴管理、保护农民利益 | 第74-75页 |
·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 第75-76页 |
·在补贴对象上实现从全面补贴向重点选择的转变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