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关键词释义 | 第9页 |
|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唐代人物面部造型的比例分析 | 第11-21页 |
| ·宗教题材 | 第11页 |
| ·生活题材 | 第11-12页 |
| ·宗教题材与生活题材的比较分析 | 第12-13页 |
| ·男性与女性的面部造型的比较分析 | 第13-15页 |
| ·数据分析 | 第13-14页 |
| ·唐代男性和女性面部造型的特点 | 第14-15页 |
| ·总结唐代人物面部造型的主要特点 | 第15-16页 |
| ·唐代人物面部造型特点形成的原因 | 第16-21页 |
| 第三章 中国历史上其它时代人物面部造型特点及形成原因 | 第21-34页 |
| ·秦汉、魏晋南北朝、辽宋金夏等6 个时期的人物面部造型分析 | 第21-27页 |
| ·除唐代之外的六个时期的人物面部造型特点 | 第27-30页 |
| ·秦汉 | 第27-28页 |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28页 |
| ·辽宋金夏时期 | 第28-29页 |
| ·元代 | 第29页 |
| ·明代 | 第29-30页 |
| ·清代 | 第30页 |
| ·唐代与其他6 个时期的人物面部造型的差异 | 第30-34页 |
| ·从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和生活题材的典型人物面部三庭比例图中可以看出 | 第31页 |
| ·从各个历史时期的男性和女性面部三庭比例数据可以总结如下 | 第31页 |
| ·差异形成的原因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唐代与现代中国人物面部造型的比较分析 | 第34-41页 |
| ·现代人物面部造型比例分析 | 第34-35页 |
| ·现代时尚的男性和女性面部造型比例分析 | 第34-35页 |
| ·现代时尚的男性与女性面部造型的普遍特征 | 第35页 |
| ·与唐代人物面部造型形式的比较 | 第35-41页 |
| ·相似点 | 第37页 |
| ·不同点 | 第37页 |
| ·形成原因 | 第37-41页 |
| 第五章 唐代人物面部造型的现代启示 | 第41-53页 |
| ·对时代审美趋向的总结 | 第41页 |
| ·时代审美趋向的延伸 | 第41-43页 |
| ·传统美学的断层 | 第43-45页 |
| ·中国现代动漫产业的困境 | 第43-44页 |
| ·中国现代全盘西化的面部妆容 | 第44-45页 |
| ·在取舍中借鉴传统美学 | 第45-53页 |
| ·中国动漫产业对传统美学借鉴和发扬 | 第45-48页 |
| ·现代时尚与传统美学相互碰撞 | 第48-50页 |
| ·个人的设计实践 | 第50-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一:收集到的各时期人物面部造型样本 | 第57-75页 |
| 附录二:论文中所用的图片来源 | 第75-77页 |
|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