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8页 |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金融与农村金融 | 第11页 |
·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体系 | 第11-12页 |
2 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农村金融理论 | 第12-14页 |
·农业金融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第12页 |
·农村金融起源理论 | 第12-13页 |
·农村金融理论的新发展 | 第13-14页 |
·国内农村金融理论 | 第14-16页 |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理论思考 | 第14-15页 |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 | 第16页 |
·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 第16-17页 |
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农村金融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 农村金融理论 | 第19-22页 |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19-20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农村金融体系概况 | 第22-33页 |
1 农村正规金融 | 第22-29页 |
·正规金融的制度变迁 | 第22-27页 |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单一银行体系阶段(1949—1978年) | 第22-23页 |
·体制转轨时期的专业银行体系阶段(1979—1993年) | 第23-24页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商业银行体系阶段(1994年至今) | 第24-27页 |
·正规金融各组成部分 | 第27-29页 |
·中国农业银行 | 第27页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第27-28页 |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28页 |
·农村邮政储蓄机构 | 第28-29页 |
2 农村非正规金融 | 第29-33页 |
·非正规金融的定义 | 第29页 |
·非正规金融的主要形式 | 第29-33页 |
·私人借贷 | 第29-30页 |
·商业信用 | 第30页 |
·贷款经纪人 | 第30页 |
·合会 | 第30页 |
·钱庄 | 第30-31页 |
·典当行 | 第31页 |
·民间集资 | 第31页 |
·民间票据市场 | 第31页 |
·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的表现 | 第33-37页 |
1 农村资金流失严重,现有组织体系功能缺陷 | 第33-34页 |
2 金融品种单一,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落后 | 第34页 |
3 农村金融供给薄弱,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育不良 | 第34-35页 |
4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金融风险分担及监管体系缺失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改革和完善金融体系的建议 | 第37-43页 |
1 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促进金融组织体系发展 | 第37-38页 |
2 推进农信社产权的创新,打造金融组织主力军 | 第38-39页 |
3 鼓励金融机制创新,活跃农村金融市场 | 第39-40页 |
4 加强农村金融监督体系的完善,降低农村金融风险 | 第40-41页 |
5 完善配套政策,促进金融体系健康运行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