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无意识工作激励--一个全新的视角

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理论回顾第11-31页
   ·无意识概念及类型第11-14页
     ·无意识概念第11-13页
     ·无意识类型第13-14页
   ·无意识研究的起源及历程第14-15页
   ·投射测验与启动效应第15-17页
   ·无意识研究在管理学领域的兴起第17-20页
     ·消费者行为领域第17-18页
     ·组织决策领域第18-20页
   ·目前关于无意识激励的相关研究第20-31页
     ·成就需要的无意识性——无意识的内在动机第20-21页
     ·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第21-22页
     ·目标追求的无意识性——目标设置理论的扩展第22-31页
第二章 阈上启动积极无意识目标与任务绩效关系研究第31-39页
   ·实验假设第31-32页
   ·实验程序及操作方法第32-34页
     ·被试第32页
     ·启动(无意识目标激活)第32-33页
     ·有意识的目标设定第33页
     ·实验程序第33-34页
   ·实验结果第34-36页
   ·结论及讨论第36-39页
     ·结论第36页
     ·关于无意识目标和有意识目标的相互作用第36-37页
     ·关于意识问题的检验第37-39页
第三章 阈下启动积极无意识目标与任务绩效关系研究第39-47页
   ·实验假设第39-40页
   ·实验程序及操作方法第40-42页
     ·被试第40-41页
     ·启动(无意识目标激活)第41页
     ·有意识的目标设定第41页
     ·实验程序第41-42页
   ·实验结果第42-45页
   ·结论及讨论第45-47页
     ·结论第45页
     ·阈下启动与无意识目标加工第45-46页
     ·阈上启动与阈下启动的比较第46-47页
第四章 阈上启动消极无意识目标与任务绩效关系研究第47-55页
   ·实验假设第47-48页
   ·实验程序及操作方法第48-50页
     ·被试第48-49页
     ·启动(消极无意识目标激活)第49页
     ·有意识的目标设定第49页
     ·实验程序第49-50页
   ·实验结果第50-53页
   ·结论及讨论第53-55页
     ·结论第53页
     ·消极无意识目标的激活及其作用机制第53-54页
     ·消极无意识目标与积极有意识目标的相互作用关系第54-55页
第五章 阈下启动消极无意识目标与任务绩效关系研究第55-59页
   ·实验假设第55页
   ·实验程序及操作方法第55-57页
     ·被试第55-56页
     ·启动(消极无意识目标激活)第56页
     ·主实验任务的设定第56页
     ·实验程序第56-57页
   ·实验结果第57-58页
   ·结论与讨论第58-59页
     ·结论第58页
     ·利用投射测验检验意识问题第58-59页
第六章 无意识目标激励发生作用的阶段的探讨第59-67页
   ·实验假设第59-61页
   ·实验程序及操作方法第61-62页
     ·被试第61页
     ·启动(无意识目标激活)第61页
     ·实验程序第61-62页
   ·实验结果第62-65页
   ·结论与讨论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无意识目标存在的证据第66页
     ·将预期的影响与任务绩效相结合第66-67页
第七章 无意识激励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及应用第67-72页
   ·无意识工作激励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第67-68页
   ·无意识工作激励在实践中的应用第68-71页
     ·企业文化的构建第68-69页
     ·工作环境的布置第69-70页
     ·领导者形象的树立第70页
     ·目标管理第70-71页
     ·员工培训第71页
   ·无意识工作激励在实践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第71-72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8页
   ·研究结论第72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72-73页
     ·阈下启动与无意识目标的激活第72-73页
     ·无意识目标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作用发生阶段的探讨第73页
     ·消极无意识目标与任务绩效关系第73页
   ·本研究的局限第73-74页
     ·关于意识问题的检验第73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任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第73-74页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74-78页
     ·无意识目标作用的持续性第74页
     ·无意识目标作用的具体机制及过程第74-75页
     ·非实验环境下无意识的启动效应第75页
     ·个体对无意识是否无能为力第75-7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件第85-105页
 附件1:调查问卷(实验1,实验组)第85-87页
 附件2:调查问卷(实验1,参照组)第87-89页
 附件3:调查问卷(实验3,实验组)第89-91页
 附件4:调查问卷(实验3,参照组)第91-93页
 附件5:调查问卷(实验4,实验组)第93-99页
 附件6:调查问卷(实验4,参照组)第99-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税收激励对R&D投资的影响
下一篇:日本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