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 第8-15页 |
·关于巴塞尔资本协议在中国的实施的研究 | 第8-10页 |
·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 | 第10-13页 |
·关于信用衍生工具的研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信用衍生工具 | 第16-25页 |
第一节 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与现状 | 第16-19页 |
第二节 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原理 | 第19-25页 |
·信用违约互换 | 第20-21页 |
·总收益互换 | 第21-22页 |
·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实务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银行风险管理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管理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信用衍生工具与银行风险管理 | 第27-35页 |
·信用衍生工具与监管资本计算 | 第28-31页 |
·信用衍生工具与银行资产分散化 | 第31-32页 |
·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革新 | 第32-35页 |
第四章 银行家与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基本模型 | 第35-39页 |
第二节 基本模型扩展I:求解最低资本充足率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基本模型扩展II: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对冲风险 | 第41-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A 信用违约互换合同样本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