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长寿风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研究问题 | 第14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从人寿保险角度对长寿风险的研究 | 第15-16页 |
·对个人账户风险因素的研究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长寿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19-27页 |
第一节 长寿风险的界定 | 第19-22页 |
·长寿风险的概念 | 第19-20页 |
·长寿风险与人口老龄化的比较 | 第20-22页 |
第二节 长寿风险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个人长寿风险的影响 | 第22-23页 |
·群体长寿风险的影响 | 第23页 |
第三节 长寿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3-27页 |
·宏观因素 | 第23-24页 |
·制度因素 | 第24-27页 |
第三章 长寿风险对个人账户的影响 | 第27-39页 |
第一节 基本模型 | 第27-35页 |
·假设条件 | 第28-29页 |
·构建模型 | 第29-31页 |
·实证分析 | 第31-35页 |
·长寿风险对个账平衡的影响 | 第35页 |
第二节 考虑到个人账户余额可继承性的模型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参数的调整及其可行性分析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参数的调整 | 第39-46页 |
·内生变量的调整 | 第40-44页 |
·外生变量的控制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参数调整的可行性 | 第46-50页 |
·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的确定 | 第46-47页 |
·退休年龄调整的可行性 | 第47-48页 |
·缴费率调整的可行性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其他养老保险项目主体应对长寿风险的办法 | 第50-53页 |
第一节 人寿保险业应对长寿风险的办法 | 第50-51页 |
·再保险 | 第50页 |
·风险证券化 | 第50-51页 |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 | 第51页 |
第二节 其它国家(地区)处理长寿风险的方法 | 第51-53页 |
·香港模式 | 第51-52页 |
·智利模式 | 第52页 |
·新加坡模式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8页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