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负序在电网中透入机理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2章 电力系统主要元件的模型 | 第16-33页 |
| ·序模型与相模型 | 第16-17页 |
| ·同步发电机模型 | 第17-19页 |
| ·同步发电机单相负序模型 | 第17-18页 |
| ·同步发电机三相谐波模型 | 第18-19页 |
| ·电力变压器模型 | 第19-24页 |
| ·变压器负序模型 | 第19-20页 |
| ·三相变压器三相基波模型 | 第20-23页 |
| ·变压器△接线方式对谐波传输的影响 | 第23页 |
| ·谐波下对变压器导纳的修正 | 第23-24页 |
| ·三绕组变压器 | 第24页 |
| ·架空输电线模型 | 第24-29页 |
| ·输电线单相负序模型 | 第26-27页 |
| ·三相谐波模型 | 第27-29页 |
| ·并联元件模型 | 第29-30页 |
| ·综合负载模型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渗透原理分析 | 第33-50页 |
| ·渗透分析概况 | 第33页 |
| ·支路分析法 | 第33-41页 |
| ·基本理论 | 第34-35页 |
| ·不考虑高压系统和传输系统的电阻影响 | 第35-37页 |
| ·考虑高压系统和传输系统的电阻影响 | 第37-39页 |
| ·牵引变电所进线架空线对渗透的影响 | 第39-41页 |
| ·网络分析法 | 第41-43页 |
| ·单相模型分析法 | 第41-42页 |
| ·三相模型分析法 | 第42-43页 |
| ·两种分析法的比较 | 第43页 |
| ·渗透的评价 | 第43-48页 |
| ·现行国标规定 | 第43-45页 |
| ·谐波综合渗透系数 | 第45-46页 |
| ·综合负荷模型对谐波综合渗透系数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4章 电力网络方程及节点导纳矩阵 | 第50-61页 |
| ·电力网络方程 | 第50页 |
| ·节点导纳矩阵 | 第50-55页 |
| ·导纳矩阵的形成 | 第50-53页 |
| ·设备元件统计表 | 第53-55页 |
| ·程序设计 | 第55-59页 |
| ·开发软件简介 | 第55-56页 |
| ·程序设计框图 | 第56-57页 |
| ·功能介绍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5章 实例计算及分析 | 第61-73页 |
| ·原始数据 | 第61-62页 |
| ·兰州定西电网概况 | 第61页 |
| ·注入电流源 | 第61-62页 |
| ·负序、谐波的渗透 | 第62-68页 |
| ·负序、谐波的分布 | 第62-65页 |
| ·线路分布电容对谐波渗透的影响 | 第65-66页 |
| ·牵引变电所并联补偿装置对谐波渗透的影响 | 第66-68页 |
| ·谐波在西昌电网中的渗透 | 第68-71页 |
| ·计算结果 | 第68-70页 |
| ·两个电网的比较 | 第70-71页 |
| ·电力牵引调度对谐波渗透的影响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附录A | 第79-81页 |
| 附录B | 第81-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