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对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上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研究综述第10-14页
   ·细胞质效应的组成第10-11页
   ·细胞质效应在性状上的表现第11页
   ·水稻CMS的分子基础第11-14页
     ·ctDNA与水稻 CMS第12页
     ·mtDNA与水稻 CMS第12-13页
     ·pdDNA与水稻 CMS第13-14页
     ·nDNA与水稻 CMS第14页
 2 有关 DNA甲基化的研究概述第14-21页
   ·DNA甲基化的机制第15-17页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第17页
   ·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第17-20页
     ·DNA甲基化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第18页
     ·DNA甲基化与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沉默有关第18页
     ·DNA甲基化在基因组防御中起作用第18-19页
     ·DNA甲基化与植物的开花有关第19页
     ·DNA甲基化与植物转座元件的表观遗传调节第19页
     ·DNA甲基化对植物组织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第19-20页
     ·DNA甲基化与杂种优势第20页
   ·展望第20-21页
 3 立题依据第21-22页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1 材料、药品第22页
   ·水稻材料第22页
   ·主要试剂第22页
 2 试验方法第22-29页
   ·材料的田间处理第23页
     ·材料的获得第23页
     ·取样第23页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第23页
   ·DNA提取、纯化和定量第23-29页
     ·DNA粗提第23-24页
     ·DNA纯化第24页
     ·DNA含量纯度测定第24页
     ·DNA定量第24页
     ·DNA酶切第24-25页
     ·接头复性第25页
     ·接头连接第25页
     ·预扩增PCR第25-26页
     ·选择性扩增PCR第26-27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7-28页
     ·银染第28-29页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29-41页
 1 各个组合的F_1代的田间观察与农艺性状分析第29-30页
 2 基因组水平上的甲基化分析第30-41页
   ·基因组 DNA的提取与纯化第30-31页
   ·DNA酶切和 PCR扩增第31-32页
   ·DNA甲基化水平差异分析第32-41页
     ·对各个组合的保持系和不育系的甲基化水平分析第33-34页
     ·对各组合的杂交后代 F_1的甲基化水平分析第34-35页
     ·杂交后代与父母本的不同甲基化类型第35-41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41-44页
 1 本研究材料与方法的特异性及主要结论第41页
 2 关于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第41-42页
 3 各个组合的保持系和不育系的甲基化率第42页
 4 雄性不育胞质效应多样性的表现第42-43页
 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改良策略第43-44页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野生二粒小麦优异基因创制小麦高产、优质育种新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类型玉米群体的育种潜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