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12-20页 |
·双语教学的概念 | 第12-13页 |
·双语教学的形成原因 | 第13-15页 |
·殖民扩张 | 第13页 |
·统一 | 第13-14页 |
·移民 | 第14页 |
·全球化趋势 | 第14-15页 |
·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中介语理论 | 第15-16页 |
·思想库模式 | 第16页 |
·输入---输出—情景—过程双语教育模式 | 第16-17页 |
·迁移理论 | 第17-18页 |
·双语教育的基本模式 | 第18-20页 |
·“完全浸身目标语”模式(Immersion Model) | 第19页 |
·“双语过渡”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 | 第19页 |
·“维持母语”模式(Maintenance Model)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双语研究的现状 | 第20-25页 |
·国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双语教学的背景 | 第21-22页 |
·双语文献现状 | 第22页 |
·我国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双语生物拓展课的开发 | 第25-44页 |
·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利弊分析 | 第25-27页 |
·双语教学的优势 | 第25-26页 |
·双语教学的不利影响 | 第26-27页 |
·双语生物拓展课开发的依据 | 第27-28页 |
·梅陇中学生物双语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 第28-30页 |
·学校 | 第28-29页 |
·教师 | 第29页 |
·学生 | 第29-30页 |
·双语生物拓展课课程的目标 | 第30-31页 |
·双语生物教材分析 | 第31-36页 |
·教材内容 | 第32-33页 |
·主要特色 | 第33-35页 |
·双语教材选编的特点 | 第35-36页 |
·不足之处 | 第36页 |
·双语生物拓展课的实施 | 第36-44页 |
·激发兴趣 | 第36-37页 |
·重难点处理 | 第37-38页 |
·单词的学习 | 第38-40页 |
·创设情境 | 第40-41页 |
·语法与语言知识点 | 第41页 |
·英语的地位 | 第41-42页 |
·注重过程性评价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双语生物拓展课个案实证研究 | 第44-54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 第4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研究结果 | 第45-50页 |
·试验学生和对照学生英语成绩分析 | 第45-46页 |
·实验学生与对照学生其他学科成绩分析 | 第46-47页 |
·实验学生与对照学生生物成绩分析 | 第47页 |
·对照学习英语课态度调查分析 | 第47-48页 |
·调查问卷 | 第48-50页 |
·研究的总结及今后的课题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教师的收获 | 第51-52页 |
·学生的收获 | 第52页 |
·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今后的课题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8页 |
1 双语生物教案 | 第57-62页 |
Cell structure(细胞结构) | 第57-59页 |
The structures levels of organisms(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第59-62页 |
2 双语生物学科学习主要内容 | 第62-67页 |
3 双语生物拓展课调查问卷 | 第67-68页 |
4 英语课态度量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