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分子影像学 | 第9-10页 |
·光学成像 | 第10-11页 |
·荧光成像 | 第10-11页 |
·生物体自发光成像 | 第11页 |
·光学成像的优势及局限性 | 第11页 |
·光学探针 | 第11-17页 |
·光学探针的分类 | 第11-13页 |
·非特异探针 | 第13页 |
·靶向探针 | 第13页 |
·智能探针 | 第13页 |
·内源性荧光团 | 第13页 |
·外源性荧光团 | 第13-14页 |
·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 | 第14-17页 |
·近红外花青染料 | 第14-15页 |
·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 | 第15-16页 |
·近红外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 | 第16页 |
·含四吡咯基团的近红外荧光染料 | 第16-17页 |
·噻嗪类和噁嗪类近红外荧光染料 | 第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糖卟啉的合成 | 第19-29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糖炔修饰卟啉及糖修饰卟啉的合成 | 第21-27页 |
·化合物Ⅱ-7的合成 | 第22页 |
·化合物Ⅱ-8的合成 | 第22-23页 |
·化合物Ⅱ-9的合成 | 第23页 |
·化合物Ⅱ-11的合成 | 第23-24页 |
·化合物Ⅱ-1的合成 | 第24-25页 |
·化合物Ⅱ-2的合成 | 第25页 |
·化合物Ⅱ-13的合成 | 第25-26页 |
·化合物Ⅱ-2,Ⅱ-3,Ⅱ-4的合成 | 第26-27页 |
·化合物Ⅱ-14的合成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糖酞菁的合成 | 第29-40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酞菁合成路线图 | 第32-33页 |
·葡萄糖酞菁的合成路线 | 第32-33页 |
·乳糖酞菁的合成路线 | 第33页 |
·目标物结构通式 | 第33-38页 |
·化合物Ⅲ-5的合成 | 第34页 |
·化合物Ⅲ-8的合成 | 第34-35页 |
·化合物Ⅲ-11的合成 | 第35页 |
·化合物Ⅲ-12的合成 | 第35-36页 |
·化合物Ⅲ-1的合成 | 第36-37页 |
·化合物Ⅲ-14的合成 | 第37-38页 |
·化合物Ⅲ-2的合成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糖修饰酞菁近红外荧光探针光学性质及活体成像评价 | 第40-51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0页 |
·糖修饰酞菁光学性质评价 | 第40-41页 |
·酞菁化合物紫外光谱测定 | 第40页 |
·酞菁化合物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40-41页 |
·光漂白实验(PIIOTOBLEACHING EXPERIMENTS) | 第41页 |
·葡萄糖酞菁及乳糖酞菁作为荧光探针在动物及组织成像中的应用 | 第41-43页 |
·小白鼠肝癌模型组织成像 | 第41-42页 |
·鼠原性肝癌肿瘤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小白鼠肝癌模型组织成像 | 第42页 |
·裸鼠活体预成像实验 | 第42页 |
·裸鼠肝癌肿瘤模型活体及组织成像 | 第42-43页 |
·裸鼠肝癌肿瘤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裸鼠肝癌肿瘤模型活体成像 | 第42-43页 |
·裸鼠肝癌肿瘤模型组织成像 | 第43页 |
·数据统计学分析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糖修饰酞菁光学性质评价 | 第43-47页 |
·小白鼠肝癌模型组织成像 | 第47-48页 |
·裸鼠活体预成像实验 | 第48-49页 |
·裸鼠肝癌肿瘤模型活体成像结果 | 第49页 |
·裸鼠肝癌肿瘤模型组织成像结果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附图 | 第59-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