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缩略词表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42页 |
1 阉割对公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 第19-25页 |
·阉割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阉割对肉质的影响 | 第20-22页 |
·阉割对胴体组成的影响 | 第22-25页 |
·阉割对骨骼与皮的影响 | 第22-23页 |
·阉割对瘦肉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阉割对脂肪含量和组成的影响 | 第24-25页 |
2 脂肪沉积及其调控 | 第25-33页 |
·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 | 第25-26页 |
·脂肪合成与分解及转运 | 第26-27页 |
·猪脂肪沉积的激素调控 | 第27-33页 |
·胰岛素 | 第28页 |
·糖皮质激素 | 第28页 |
·甲状腺激素 | 第28-29页 |
·生长激素 | 第29-30页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第30-31页 |
·性激素 | 第31-33页 |
3 阉割调控猪脂肪沉积及其可能机制 | 第33-40页 |
·雄激素受体 | 第33-34页 |
·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肝脏生长轴激素 | 第34-37页 |
·脂肪组织免疫和炎症反应 | 第37-39页 |
·脂质代谢途径 | 第39-40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0-42页 |
第二章 阉割对公猪生长性能、肉质性状和胴体组成的影响 | 第42-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实验动物 | 第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生长性能测定 | 第43页 |
·胴体性状和肉质指标测定 | 第43页 |
·肌肉化学成分测定 | 第43-44页 |
·皮下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44页 |
·皮下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制备 | 第44页 |
·石蜡切片HE染色 | 第44-45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阉割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体重和日增重 | 第45-46页 |
·体尺指标 | 第46-47页 |
·内脏重量 | 第47-48页 |
·阉割对肉质性状的影响 | 第48-49页 |
·阉割对胴体组成的影响 | 第49-56页 |
·胴体性状 | 第49-52页 |
·阉割对脂肪沉积的影响 | 第52-56页 |
·讨论 | 第56-60页 |
·阉割对公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阉割对公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 第57-58页 |
·阉割对公猪脂肪沉积的影响 | 第58-60页 |
第三章 阉割对公猪血清激素水平和血脂指标的影响 | 第60-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血样采集 | 第60页 |
·激素指标测定 | 第60-61页 |
·血脂指标测定 | 第61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阉割对公猪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61-62页 |
·阉割对公猪血脂指标的影响 | 第62-64页 |
·讨论 | 第64-67页 |
·阉割对血清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阉割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 第65-67页 |
第四章 阉割对公猪下丘脑-垂体-肝脏生长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7-8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73页 |
·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实验动物 | 第67页 |
·组织样品采集 | 第67-68页 |
·实验仪器 | 第68页 |
·实验方法 | 第68-73页 |
·组织总RNA提取 | 第68-69页 |
·总RNA检测和定量 | 第69页 |
·cDNA合成 | 第69-70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70-73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7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3-80页 |
·总RNA提取和检测 | 第73-74页 |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 | 第74-77页 |
·下丘脑组织中GHRH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77页 |
·垂体组织中GH和GHRHR的表达水平 | 第77-78页 |
·肝脏组织中GHR,IGF-I和IGF-IR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78-79页 |
·脂肪组织中GHR、IGF-I和IGF-IR基因表达水平 | 第79-80页 |
·讨论 | 第80-83页 |
·阉割对下丘脑、垂体和肝脏组织中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0-81页 |
·阉割对脂肪组织中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1-83页 |
第五章 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分析阉割和非阉割猪脂肪组织中差异基因表达 | 第83-1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3-89页 |
·实验材料 | 第83-84页 |
·实验动物 | 第83页 |
·组织样品采集 | 第83页 |
·主要仪器 | 第83-84页 |
·主要试剂 | 第84页 |
·实验方法 | 第84-89页 |
·脂肪组织总RNA提取 | 第85页 |
·RNA质量检测 | 第85页 |
·RNA-Seq文库制备 | 第85-86页 |
·Illumina Solexa测序 | 第86页 |
·RNA-Seq数据的基本处理 | 第86-88页 |
·荧光定量PCR验证 | 第88-89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89-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126页 |
·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第90-92页 |
·测序文库构建成功性判断 | 第92页 |
·RNA-Seq基本数据分析结果 | 第92-93页 |
·转录组装配、鉴定与比较 | 第93-102页 |
·既有的Ensamble信息的统计 | 第93-95页 |
·新预测的两个样本的统计信息 | 第95-102页 |
·差异基因分析 | 第102-109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GO(Gene Ootology)分析 | 第109-119页 |
·选择性剪切位点和转录本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 | 第119-124页 |
·PPARγ基因选择性剪切及转录本差异表达分析 | 第124-125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 第125-126页 |
·讨论 | 第126-134页 |
·RNA-Seq技术 | 第126-127页 |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第127-129页 |
·GO分析 | 第129-131页 |
·选择性剪切和转录本鉴定 | 第131-134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第134-137页 |
·结论 | 第134-135页 |
·创新点 | 第135-136页 |
·研究展望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9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