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骨伤科论文--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压痛点分布规律初探

目录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39页
 综述一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第11-25页
  1 古代对病名的描述第11页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筋病的关系第11-12页
   ·腰椎间盘组织属于经筋范畴第1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筋病的表现相似第11-12页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第12-13页
  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13-16页
   ·与肾及足少阴经的关系第13-14页
   ·与肝及足厥阴经的关系第14页
   ·与足太阳经的关系第14-15页
   ·与足少阳经的关系第15页
   ·与督脉的关系第15页
   ·与任脉的关系第15-16页
   ·与带脉的关系第16页
  5 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第16-23页
   ·主要取穴依据第16-19页
   ·治疗方法第19-23页
  参考文献第23-25页
 综述二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第25-39页
  1 腰椎间盘组成及功能概述第25-26页
   ·腰椎间盘的组成特点第25-26页
   ·腰椎间盘的功能第26页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分型、症状和体征第26-27页
   ·定义第26页
   ·分型第26-27页
   ·主要症状第27页
   ·主要体征第27页
   ·特殊体征第27页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第27-28页
   ·一般发病率第27-28页
   ·性别差异第28页
   ·年龄分布第28页
   ·职业分布第28页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第28-30页
   ·内因第28-30页
   ·外因第30页
  5 腰椎间盘突出致痛机理第30-36页
   ·机械因素第30-31页
   ·化学因素第31-33页
   ·压痛点第33-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9-62页
 前言第39页
 研究目的第39页
 资料与方法第39-43页
  1 病例来源第39-40页
  2 诊断标准第40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40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40页
  3 病例选择第40-41页
   ·纳入标准第40-41页
   ·排除标准第41页
  4. 研究方法第41-42页
   ·检查区域第41页
   ·穴位压痛分级第41页
   ·检查方法第41-42页
   ·检查步骤第42页
  5 结果处理第42-43页
 研究结果第43-56页
  1 一般资料第43-44页
   ·年龄第43页
   ·性别第43页
   ·病程第43-44页
  2 压痛点分布临床资料第44-56页
   ·主要压痛点分布表第44-45页
   ·压痛点与穴位对应关系表第45-46页
   ·压痛点分布标注图第46-49页
   ·压痛点与足三阴足三阳经筋关系示意图第49-55页
   ·腰局部压痛点比较第55-56页
 讨论第56-61页
  1 压痛点分布规律第56-59页
   ·压痛点总体分布情况第56页
   ·压痛点在腰部分布规律与分析第56-57页
   ·压痛点在臀部与下肢的分布规律与分析第57页
   ·关于髂胫束后侧压痛的探讨第57-59页
  2 压痛点与经筋循行的关系第59页
  3 小结第59页
  4 结论第59-60页
  5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历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刺激耳周三穴治疗神经性耳鸣影响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下一篇:加味三黄石膏汤治疗小儿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