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垃圾邮件处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内容第9页
   ·论文结构第9-11页
第二章 理论概述第11-23页
   ·电子邮件基本原理第11-12页
     ·SMTP协议第11-12页
     ·邮件传送原理第12页
   ·垃圾邮件起因及当前泛滥原因第12-14页
   ·垃圾邮件发展历史第14-15页
   ·垃圾邮件的危害第15-16页
   ·垃圾邮件定义第16-17页
   ·垃圾邮件的主要特征第17页
   ·垃圾邮件的基本判定规则第17-18页
   ·治理垃圾邮件的主要技术第18-20页
     ·基于规则的过滤方法第18-19页
     ·基于关键字的过滤第19页
     ·基于统计的过滤方法第19-20页
     ·垃圾邮件评分方法第20页
     ·黑白名单的过滤方法第20页
   ·国内外垃圾邮件治理工作现状第20-23页
第三章 垃圾邮件处理系统第23-27页
   ·系统网络结构第23-24页
   ·模块要素及功能第24-25页
   ·系统参考模型第25-26页
   ·主要问题第26-27页
第四章 垃圾邮件处理系统优化第27-33页
   ·优化思路第27页
   ·系统网络结构第27-28页
   ·系统参考模型第28页
   ·不同举报域间的相互关系第28-33页
     ·不同举报域间两个一级举报受理中心之间的关系第29页
     ·不同举报域间二级和一级举报受理中心之间的关系第29-30页
     ·不同举报域间二级和对方邮件服务器之间的关系第30-31页
     ·不同举报域间一级和对方用户邮件服务器之间的关系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五章 垃圾邮件识别及关键算法第33-44页
   ·垃圾邮件识别技术第33页
   ·关键算法第33-38页
     ·算法介绍第33页
     ·算法分析第33-34页
     ·关键算法描述第34-38页
   ·数据处理第38-42页
     ·词库结构第39-40页
     ·训练结果第40-41页
     ·分类器分类效果第41-42页
   ·试验与数据分析第42-44页
第六章 垃圾邮件治理成果第44-48页
   ·处理模型当前工作状态第44-45页
   ·具体效果第45-47页
   ·垃圾邮件治理阶段性成果第47-48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48-52页
   ·工作结论第48-49页
   ·问题和展望第49-51页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云安全的恶意URL动态扫描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下一篇:IPv4/IPv6过渡期网络监测系统设计与关键模块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