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7页 |
·植物的抗逆性 | 第10-14页 |
·植物抗逆性的定义和分类 | 第10-11页 |
·植物细胞活性氧的产生及清除机制 | 第11-14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第14-19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发现和命名 | 第14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物学功能 | 第14-15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种类及分布 | 第15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5-18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及克隆 | 第18-19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 | 第19-22页 |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逆境 | 第19-21页 |
·逆境胁迫与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21-22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转基因植物与植物抗逆性 | 第22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其他应用 | 第22页 |
·基因克隆的方法 | 第22-25页 |
·功能克隆 | 第22-23页 |
·定位克隆 | 第23页 |
·转座子标记法 | 第23-24页 |
·表型克隆 | 第24页 |
·mRNA 差异显示 | 第24页 |
·减法杂交 | 第24页 |
·PCR 扩增克隆 | 第24页 |
·基于序列同源性的基因克隆 | 第24-25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因克隆 | 第25页 |
·电子克隆 | 第25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其方法 | 第27-39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27-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7-30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9页 |
·植物材料的采集 | 第30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30页 |
·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查总RNA 的完整性 | 第30-32页 |
·总RNA 的浓度测定 | 第32页 |
·从植物总RNA 中纯化m RNA | 第32页 |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32-33页 |
·RT-PCR | 第33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33-34页 |
·cDNA 与pCR(?)2.1 vector 连接 | 第34-35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5页 |
·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 | 第35-36页 |
·碱提法小量制备质粒DNA | 第36-37页 |
·QIAGEN 质粒精提试剂盒制备质粒 | 第37页 |
·质粒DNA 的酶解 | 第37-38页 |
·序列测定 | 第38页 |
·序列分析 | 第38页 |
·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 第38-39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叶片总RNA 的提取和检测 | 第39页 |
·杨梅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DNA 序列的分子克隆 | 第39-41页 |
·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第41-43页 |
·蛋白质的疏水性分析和蛋白位点分析 | 第43页 |
·MrSOD1 基因在杨梅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第43-4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5-4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