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高效杀蚊苏云金芽孢杆菌BRC-LLP29的发酵优化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Ⅰ 引言第10-20页
 1 Bt研究意义和概况第10-11页
 2 蚊虫危害与防治第11-12页
   ·化学、物理防治第11-12页
   ·环境防治第12页
   ·生物防治第12页
 3 Bt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12-15页
   ·碳源第13页
   ·氮源第13-14页
   ·矿物元素第14页
   ·培养条件第14-15页
     ·初始pH第14页
     ·发酵温度第14-15页
     ·通气量第15页
     ·接种量第15页
 4 本研究试验设计依据第15-18页
   ·单因素轮换优化设计第16页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第16页
   ·最陡爬坡路径法第16-17页
   ·响应面分析法第17页
   ·SAS统计分析软件第17-18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Ⅱ 苏云金芽孢杆菌 BRC-LLP29 杀蚊毒力培养基的发酵优化第20-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材料第20页
     ·菌株第20页
     ·供试昆虫第20页
     ·培养基第20页
   ·试验方法第20-22页
     ·生物测定法第20页
     ·液体发酵条件第20-21页
     ·发酵培养基优化第21页
       ·单因素试验第21页
       ·Plackett-Burman设计第21页
       ·最陡爬坡试验第21页
       ·响应面分析优化第21页
     ·数据处理第21-22页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2页
       ·初始pH对杀虫效果的影响第22页
       ·温度对杀虫效果的影响第22页
       ·通气量对杀虫效果的影响第22页
       ·接种量对杀虫效果的影响第22页
     ·菌种毒力曲线的测定第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36页
   ·单因素试验第22-25页
     ·不同碳源对杀蚊效果的影响第22-23页
     ·不同氮源对杀蚊效果的影响第23-24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杀虫效果的影响第24-25页
   ·Plackett-Burman 设计法筛选影响发酵液杀蚊毒力的重要因子第25-27页
   ·最陡爬坡路径试验确定重要影响因子的最适浓度范围第27-28页
   ·响应面分析(RSM)优化培养基组成第28-33页
     ·试验设计与结果第28-29页
     ·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第29-32页
     ·培养基组分最适浓度的获取第32页
     ·回归模型的验证第32-33页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3-36页
     ·初始pH对杀蚊毒力的影响第33页
     ·发酵温度对杀蚊毒力的影响第33-34页
     ·通气量对杀蚊毒力的影响第34-35页
     ·接种量对杀蚊毒力的影响第35-36页
   ·Bt BRC-LLP29杀蚊毒力发酵曲线第3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瘟病菌81278ZB15 BAC克隆子805L15中7个假定分泌蛋白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蘑菇疣孢霉病生防菌FJ-08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