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银耳与香灰菌互作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 银耳概述第11-12页
   ·银耳形态结构第11页
   ·银耳生活史第11-12页
   ·银耳野生分布和人工栽培第12页
   ·银耳食药用价值第12页
 2 香灰菌概述第12-14页
 3 DNA 分子标记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第14-17页
   ·RFLP 标记第14页
   ·RAPD 标记第14-15页
   ·SCAR 标记第15页
   ·AFLP 标记第15-16页
   ·SRAP 标记第16页
   ·微卫星间隔第16-17页
   ·核糖体RNA第17页
 4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第17-20页
   ·稳定性同位素的相关概念第18-19页
   ·稳定性同位素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第19-20页
     ·稳定性同位素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第19页
     ·稳定性同位素在动物科学中的应用第19-20页
     ·稳定性同位素在微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第20页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银耳和香灰菌营养物质传输的研究第21-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菌株来源第21页
   ·实验材料第21页
   ·银耳菌筒不同高度栽培料菌丝DNA 的提取第21-22页
   ·ITS PCR第22-23页
   ·含氮化合物的筛选第23页
   ·~(15)N-尿素在银耳菌筒的注射第23页
   ·样品处理与测定第23-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4-30页
   ·含氮化合物的筛选第24-26页
   ·同位素示踪物质在银耳和香灰菌的传输第26-30页
     ·检测银耳是否吸收到~(15)N第26-27页
     ·检测银耳菌丝能否长到菌筒底部直接吸收物质第27-29页
     ·检测~(15)N 是否扩散到原基部位第29页
     ·检测银耳子实体有没吸附通过扩散到空气的尿素第29-30页
     ·香灰菌吸收尿素后是否分泌含~(15)N 物质供银耳吸收第30页
 3 讨论第30-32页
第三章 香灰菌株的分类鉴定及不同香灰菌株和银耳菌株配对出菇第32-63页
 第一节 香灰菌株的分类鉴定第32-56页
  一、香灰菌种质资源的形态分析和拮抗分析第32-3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2-34页
   ·供试菌株第32-33页
   ·培养基第33页
   ·试验方法第33-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香灰菌的形态类型第34-35页
   ·香灰菌的拮抗类型第35-37页
   ·香灰菌的拮抗分析结果第37-38页
  二、香灰菌种质资源的RAPD、SRAP、ISSR 分析第38-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8-42页
   ·供试菌株第38页
   ·培养基第38页
   ·菌丝培养第38页
   ·DNA 提取第38页
   ·RAPD 引物筛选与PCR 反应体系第38-40页
   ·SRAP 引物筛选与PCR 反应体系第40页
   ·ISSR 引物筛选与PCR 反应体系第40-41页
   ·PCR 产物的检测第41页
   ·RAPD、SRAP、ISSR—PCR 数据分析第41-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RAPD 基因组DNA 指纹图谱多样性分析第42-43页
   ·RAPD 的聚类分析第43页
   ·SRAP 基因组DNA 指纹图谱多样性分析第43-44页
   ·SRAP 的聚类分析第44-45页
   ·ISSR 基因组DNA 指纹图谱多样性分析第45-46页
   ·ISSR 的聚类分析第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三、香灰菌品种鉴定技术第48-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菌株来源第48页
   ·DNA 的提取第48-49页
   ·ITS PCR 及测序第49页
   ·克隆测序第49页
   2 结果分析第49-55页
   ·ITS-PCR 扩增结果第49页
   ·测序结果分析第49-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第二节 不同种的香灰菌和银耳的配对出菇第56-6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供试菌株第56-57页
   ·一级种(母种)制备第57页
   ·制作二级种(原种)第57-58页
   ·栽培管理第58页
   ·采收第58页
   ·测量农艺性状第5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银耳子实体农艺性状的测定第58-60页
   ·不同种香灰菌和银耳配对对出菇的影响第60-61页
   ·不同香灰菌株对银耳产量的影响第61-62页
   ·银耳子实体的颜色由银耳菌株决定第62页
  3. 讨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第69-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明地区野生香菇菌种的分离与利用
下一篇:食用菌重金属、农药的吸收规律与残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