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础 | 第11-15页 |
(一) 语言的可学会性要求 | 第11-12页 |
(二)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础:塔斯基的真定义模型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戴维森意义理论 | 第15-28页 |
(一) 戴维森纲领 | 第15-19页 |
1、真与意义的关系——戴维森的视角 | 第15-18页 |
2、戴维森纲领的两个理论困难 | 第18-19页 |
(二) 意义理论与彻底的解释 | 第19-22页 |
1、意义与彻底解释的关系 | 第19页 |
2、彻底解释理论的要求 | 第19-20页 |
3、为真态度 | 第20-22页 |
(三) 行动哲学与决策论 | 第22-28页 |
1、行动的因果解释 | 第22-25页 |
2、决策论与解释的难题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对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批评及其回应 | 第28-35页 |
(一) 对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批评 | 第28-32页 |
1、真与意义的范式之不相容:普特南的批评 | 第28页 |
2、局限的意义理论:达米特的相关批评 | 第28-31页 |
3、自然语言形式化要求之不合理性:苏珊?哈克的批评 | 第31-32页 |
(二) 戴维森的相关回应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