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传统孝道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24页 |
一、传统孝道的概念 | 第12-18页 |
(一) “孝”是一种基于自然的血缘亲情关系的原初情感 | 第13-15页 |
(二) “孝”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尊亲承意与继志述事 | 第15-16页 |
(三) “孝”是慎终追远、丧葬祭祀之礼 | 第16-18页 |
二、传统孝道的特征 | 第18-24页 |
(一) 基于“血缘亲情”的依附性 | 第18-19页 |
(二) 源于“家国一体”的政治性 | 第19-21页 |
(三) 源于“亲亲尊尊”的礼仪性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传统孝道的道德价值及其时代挑战 | 第24-34页 |
一、传统孝道的道德价值 | 第24-28页 |
(一) 社会秩序的稳定之源 | 第24-25页 |
(二) 爱国情怀的微观表达 | 第25-26页 |
(三) 生命延续的道义依据 | 第26-27页 |
(四) 历史传承的价值衔接 | 第27-28页 |
二、传统孝道的时代挑战 | 第28-34页 |
(一) 主体意识的挑战 | 第28-30页 |
(二) 民主政治的挑战 | 第30-31页 |
(三) 市民社会的挑战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传统孝道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转型 | 第34-48页 |
(一) 传统孝道的文化价值 | 第34-43页 |
1. 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涵与传统孝道道德内蕴的契合性 | 第34-38页 |
2. 中华文化的诸形式为孝道的传承提供了支撑 | 第38-43页 |
(二) 传统孝道的当代转型 | 第43-48页 |
1. 适应公民社会的孝道形态 | 第44-45页 |
2. 适应公民社会的孝道应具备的特征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