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船舶结构规范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舱段边界条件简介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CSR BC直接计算强度校核方法 | 第16-34页 |
·概述 | 第16页 |
·有限元屈服校核方法 | 第16-31页 |
·有限元模型要求 | 第16-20页 |
·有限元边界条件的要求 | 第20页 |
·载荷工况 | 第20-21页 |
·装载工况 | 第21-22页 |
·载荷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垂向弯矩分析和垂向剪力分析 | 第25-27页 |
·屈服验收衡准 | 第27-28页 |
·细化网格的详细应力评估 | 第28-31页 |
·有限元屈曲校核方法 | 第31-33页 |
·屈曲校核范围 | 第31页 |
·屈曲校核应力 | 第31页 |
·屈曲校核工况 | 第31-33页 |
·屈曲校核衡准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双壳油船共同规范结构强度校核方法 | 第34-47页 |
·概述 | 第34页 |
·有限元屈服校核方法 | 第34-45页 |
·有限元模型要求 | 第34-36页 |
·有限元边界条件的要求 | 第36-37页 |
·计算工况 | 第37-38页 |
·动载荷工况 | 第38页 |
·载荷计算方法 | 第38-40页 |
·载荷组合 | 第40页 |
·载荷调整方法 | 第40-42页 |
·屈服验收标准 | 第42-44页 |
·细化网格的详细应力评估 | 第44-45页 |
·屈曲校核方法 | 第45-46页 |
·初级屈曲评估方法简介 | 第45-46页 |
·高级屈曲分析方法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CSR屈服强度校核方法比较研究 | 第47-64页 |
·概述 | 第47页 |
·强度校核方法的比较 | 第47-63页 |
·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 | 第47-52页 |
·载荷工况对比分析 | 第52-56页 |
·载荷计算方法对比及原理分析 | 第56-57页 |
·载荷调整方法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屈服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细化网格的详细应力评估对比分析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CSR屈曲校核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64-95页 |
·概述 | 第64页 |
·屈曲校核方法简介 | 第64-65页 |
·CSR BC屈曲强度评估方法原理研究 | 第65-81页 |
·泊松效应 | 第65-66页 |
·屈曲系数K计算方法的理论研究 | 第66-75页 |
·折减系数К的理论推导 | 第75-80页 |
·屈曲校核衡准的理论分析 | 第80-81页 |
·CSR TANKER高级屈曲强度评估方法原理研究 | 第81-93页 |
·高级屈曲分析方法考虑的因素 | 第81-84页 |
·PULS程序简介 | 第84-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6章 有限元边界条件比较与统一研究 | 第95-101页 |
·概述 | 第95页 |
·CSR BC和CSR TANKER有限元边界条件比较 | 第95-96页 |
·端面节点关联形式统一性研究 | 第96-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