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寄生虫学论文--兽医原虫学论文

堆型艾美耳球虫pcDNA3-3-1E的免疫效应及其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7页
 1 鸡球虫的免疫机理研究进展第11-16页
   ·鸡球虫病免疫学研究历史回顾第11页
   ·鸡球虫病免疫机理第11-16页
 2 球虫抗原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球虫表面抗原基因第17-18页
   ·球虫细胞器阶段的抗原基因第18-20页
 3 DNA 疫苗研究进展第20-25页
   ·DNA 疫苗概述第20-21页
   ·DNA 疫苗免疫接种的方法与途径第21-22页
   ·DNA 疫苗的作用机制第22-23页
   ·DNA 疫苗的安全性第23-24页
   ·DNA 疫苗在鸡球虫病方面的应用第24-25页
   ·展望第25页
 4 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5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堆型艾美耳球虫DNA 质粒pcDNA3-3-1E 在雏鸡体内的组织分布第27-34页
 1 引言第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质粒第27页
   ·引物第27页
   ·实验动物第27页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27-28页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第2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8页
   ·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第28页
   ·质粒疫苗的制备第28-29页
   ·质粒的浓度的测定第29页
   ·免疫接种第29页
   ·临床观察第29页
   ·样品采集第29-30页
   ·各组织总DNA 的提取第30页
   ·鸡体内各种组织中3-1E 基因的检测第30-31页
 3 结果第31-33页
   ·质粒DNA 纯度和浓度的测定第31页
   ·临床观察结果第31页
   ·总基因组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第31页
   ·pcDNA3-1E 在雏鸡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第31-32页
   ·pcDNA3-1E 在检测的组织器官中的阳性分布率第32-33页
 4 讨论第33-34页
第三章 堆型艾美耳球虫DNA 质粒pcDNA3-3-1E 的生物安全性第34-42页
 1 引言第3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质粒第34页
   ·引物第34页
   ·实验动物第34页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34-35页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第35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5页
   ·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第35-36页
   ·质粒疫苗的制备第36页
   ·质粒疫苗的浓度的测定第36页
   ·免疫接种第36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36页
   ·各组织总DNA 的提取第36页
   ·PCR 灵敏度的检测第36-37页
   ·DNA 的分离、纯化及回收第37页
   ·pcDNA3-1E 与雏鸡细胞基因组整合情况第37页
   ·pcDNA3-1E 环境转移和扩散情况第37-38页
   ·急性毒性试验第38页
 3 统计方法第38页
 4 结果第38-40页
   ·PCR 系统灵敏度的评价第38页
   ·pcDNA3-1E 与雏鸡细胞基因组整合情况结果第38-39页
   ·pcDNA3-1E 环境转移和扩散情况结果第39-40页
   ·急毒试验的观察结果第40页
   ·体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第40页
 5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堆型艾美耳球虫DNA 质粒PCDNA3-3-IE 的免疫原性研究第42-50页
 1 引言第4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质粒第42-43页
   ·实验动物第43页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43页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第4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3-44页
   ·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第44页
   ·质粒疫苗的制备第44页
   ·质粒疫苗的浓度的测定第44页
   ·雏鸡分组与免疫第44页
   ·间接ELISA 检测血清中 IgG 含量第44-45页
   ·雏鸡血液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45页
   ·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检测第45页
 3 统计方法第45页
 4 结果第45-47页
   ·血清中IgG 含量变化结果第45-46页
   ·外周血T 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第46页
   ·外周血中IL-2 动态变化结果第46-47页
   ·外周血中IFN-γ动态变化结果第47页
 5 讨论第47-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2页
附录第62-6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69页
作者简历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病原拮抗菌Tu-1的分离、鉴定及替代抗生素防治兔腹泻的研究
下一篇:猪瘟病毒(CSFV)Erns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其间接ELISA的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