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有效性评教指标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学生评教的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1章 学生有效性评教的特征分析 | 第18-23页 |
·评价目标的发展性 | 第19-2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 第20-21页 |
·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 第21-22页 |
·评价结果的实用性 | 第22-23页 |
第2章 学生有效性评教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31页 |
·评教表的设计 | 第23-26页 |
·评教的组织实施 | 第26-27页 |
·评教结果的处理 | 第27-29页 |
·评教结果的反馈与使用 | 第29-31页 |
第3章 重新建构高校学生有效性评教指标体系的设想 | 第31-44页 |
·提出学生有效性评教的设想 | 第31-34页 |
·设计有效性评教的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第31-33页 |
·学生有效性评教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33-34页 |
·学生有效性评教的指标模块 | 第34-41页 |
·模块一:教学态度方面 | 第34-35页 |
·模块二:教学能力方面 | 第35-36页 |
·模块三:教学内容方面 | 第36-37页 |
·模块四:教学效果方面 | 第37-39页 |
·模块五:教学互动方面 | 第39-41页 |
·学生有效性评教的指标体系设计 | 第41-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