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山羊痛阈及中枢强啡肽原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8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针刺镇痛的发展史 | 第12-15页 |
·针刺镇痛的机制 | 第15-24页 |
·针刺镇痛的时效关系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6-2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45页 |
·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28页 |
·主要的化学试剂与耗材 | 第28-29页 |
·主要溶液及配制 | 第29页 |
·试验动物及分组 | 第29-30页 |
·电针方法 | 第30页 |
·痛阈测定方法 | 第30页 |
·镇痛核团的定位及取样 | 第30-39页 |
·山羊PDYN基因的克隆 | 第39-41页 |
·PDYN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9页 |
·总RNA的提取与逆转录 | 第39-40页 |
·常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 第40-41页 |
·序列比对与提交 | 第41页 |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 | 第41-44页 |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1-42页 |
·总RNA提取及质量的鉴定 | 第42页 |
·总RNA浓度与纯度的测定 | 第42-43页 |
·逆转录与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43-44页 |
·荧光定量PCR产物的验证 | 第44页 |
·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 | 第44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4页 |
·停针后山羊痛阈的时效关系 | 第45-46页 |
·山羊PDYN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46-48页 |
·PDYN的电泳检测及序列测定 | 第46-48页 |
·序列的比对与提交 | 第48页 |
·氨基酸序列进化树的构建 | 第48页 |
·荧光定量PCR检测山羊PDYN基因的表达差异 | 第48-54页 |
·总RNA的质量鉴定 | 第48-49页 |
·总RNA纯度的测定及定量 | 第49页 |
·荧光定量PCR产物验证 | 第49-51页 |
·山羊PDYN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 | 第51-54页 |
4 讨论 | 第54-63页 |
·针刺镇痛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54-56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 | 第54页 |
·针刺频率的确定 | 第54页 |
·针刺强度、频度与刺激时间 | 第54-55页 |
·对照组设计与环境因素 | 第55页 |
·研究核团的选择 | 第55-56页 |
·停针后时间点的选择 | 第56页 |
·痛阈测定方法的比较 | 第56页 |
·电针对痛阈时效关系的影响 | 第56-57页 |
·电针对山羊中枢PDYN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 第57-62页 |
·痛阈与PDYN基因表达变化的联系 | 第62-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6 对前途的展望与存在的问题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