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骨骼手术论文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预后分析及股密葆干预的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引言第14-16页
第一章 理论研究第16-27页
    1. 中医对股骨颈骨折的认识第16-18页
        1.1 中医对股骨颈骨折的认识和治疗的发展历史第16页
        1.2 股骨颈骨折发生的病因病机第16-17页
        1.3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内治第17页
        1.4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第17-18页
    2. 西医对股骨颈骨折的认识第18-22页
        2.1 如何实现和维持股骨颈骨折的精准复位?第18-19页
        2.2 如何预防粉碎性股骨颈骨折的短缩?第19页
        2.3 如何降低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第19-20页
        2.4 如何预防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27页
第二章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和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生活质量评价和中医证型分析第27-54页
    1. 资料和方法第27-30页
        1.1 设计第27页
        1.2 研究对象第27页
        1.3 纳入标准第27页
        1.4 排除标准第27页
        1.5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定义第27-28页
        1.6 随访方法第28页
        1.7 观察指标第28-30页
    2. 统计学处理第30-31页
    3. 结果第31-41页
        3.1 基本资料第31-32页
        3.2 单因素分析第32-33页
        3.3 股骨头坏死的多因素分析第33-34页
        3.4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多因素分析第34-35页
        3.5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存活患者生活质量评测第35-37页
        3.6 中医证候分析第37-41页
        3.7 不同年龄患者的比较第41页
    4. 讨论第41-49页
        4.1 股骨头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相关因素的探讨第41-44页
        4.2 Gotfried阳性支撑复位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预后的关系第44-45页
        4.3 股骨颈骨折修复后患者生活质量分析第45-47页
        4.4 股骨颈骨折术后证候分析第47-49页
            4.4.1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远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第47-48页
            4.4.2 中医证型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系第48-49页
            4.4.3 50-6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第49页
    5. 总结第49页
    6. 不足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第三章 空心螺钉置入治疗伴后壁缺损的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有限元分析第54-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60页
        1.1 实验仪器及软件第54-55页
        1.2 股骨颈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5-59页
        1.3 评价指标第59-60页
    2. 结果第60-61页
        2.1 不同模型内固定螺钉的应力分布与峰值第60-61页
        2.2 不同模型股骨与内固定螺钉的变形与峰值第61页
    3. 讨论第61-64页
        3.1 有限元分析法的优点第62页
        3.2 不同空间构型螺钉固定的应力分析第62-63页
        3.3 BDSF固定预防颈短缩增强稳定的机制分析第63页
        3.4 不足与展望第63页
        3.5 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四章 股密葆方干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第66-79页
    1. 资料与方法第66-70页
        1.1 设计类型第66页
        1.2 研究对象第66页
        1.3 诊断标准第66页
        1.4 中医辨证第66页
        1.5 纳入标准第66页
        1.6 排除标准第66页
        1.7 治疗分组第66-67页
        1.8 疗效评价第67-69页
        1.9 统计分析第69-70页
    2 结果第70-73页
        2.1 一般资料第70-71页
        2.2 愈合时间第71页
        2.3 Harris评分第71页
        2.4 生活质量评价第71-72页
        2.5 术后1年股骨颈短缩情况评价第72页
        2.6 末次随访患者的步行能力评价第72-73页
    3 讨论第73-77页
        3.1 姜宏教授治疗股骨颈骨折经验总结第73-74页
        3.2 股密葆组方及方解第74-75页
        3.3 股密葆促进骨折愈合和防治股骨头坏死的探讨第75页
        3.4 股密葆方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第75-76页
        3.5 不足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全文小结第79-80页
附录第80-99页
    一、股密葆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影响第80-8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0-81页
            1.1 试验动物、药物干预和取材第80页
            1.2 Micro-CT图像采集、骨组织计量参数评价第80-81页
            1.3 统计分析第81页
        2. 结果第81-82页
            2.1 Micro-CT平扫股骨近端结构观察第81页
            2.2 Micro-CT重建与骨微结构定量分析第81-82页
        3. 讨论第82-84页
            3.1 骨质疏松症及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第82-83页
            3.2 改善骨质疏松第83-84页
        4.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的系统回顾第87-9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7-88页
            1.1 文献检索第87页
            1.2 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第87-88页
            1.3 文献质量评价第88页
            1.4 统计分析第88页
        2. 结果第88-94页
        3. 小结与讨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后记第99-10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进行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作者简介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超表面的红外偏振相关电磁调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增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