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硅纳米线波导微腔的光学多参数传感器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3-27页
    1.1 光学传感器概述第13-18页
        1.1.1 SPR传感简介第13-14页
        1.1.2 光纤传感简介第14-16页
        1.1.3 集成光波导传感简介第16-18页
    1.2 硅基光子学与硅基光波导传感器第18-24页
        1.2.1 硅基光子学第18-20页
        1.2.2 硅基光波导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第20-24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4-27页
        1.3.1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第24-26页
        1.3.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6-27页
2 光波导与光波导微腔的基本理论第27-59页
    2.1 光波导理论分析与数值求解方法第27-42页
        2.1.1 波动方程第27-30页
        2.1.2 光波导的数值计算第30-37页
        2.1.3 硅纳米线波导第37-42页
    2.2 微环谐振腔第42-48页
        2.2.1 微环谐振器的基本参量第43-45页
        2.2.2 微环谐振器的模型分析第45-48页
    2.3 光子晶体纳米梁谐振腔第48-56页
        2.3.1 硅基纳米梁谐振腔的能带结构第49-51页
        2.3.2 硅基纳米梁谐振腔的两种模式第51-53页
        2.3.3 硅基纳米梁谐振腔的基本参量第53-56页
    2.4 谐振腔传感基本原理第56-58页
    2.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3 硅基光学谐振腔的制作工艺与测试平台第59-71页
    3.1 SOI晶圆片的清洗与匀胶第59-61页
    3.2 电子束曝光与显影第61-65页
    3.3 SOI晶圆片的刻蚀第65-67页
    3.4 垂直耦合测试系统与耦合光栅第67-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4 基于硅基双偏振微环谐振腔的温度/折射率双参数传感器第71-83页
    4.1 硅基双偏振微环谐振腔双参数传感原理第72-74页
    4.2 硅基双偏振微环谐振腔的结构设计第74-77页
    4.3 硅基双偏振微环谐振腔的制作第77-79页
    4.4 硅基双偏振微环谐振腔的测试第79-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5 基于硅基级联耦合型光子晶体纳米梁谐振腔的温度/折射率双参数传感器第83-95页
    5.1 硅基级联耦合型光子晶体纳米梁谐振腔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83-84页
    5.2 硅基级联耦合型光子晶体纳米梁谐振腔的结构设计第84-88页
    5.3 硅基级联耦合型光子晶体纳米梁谐振腔的制作第88-90页
    5.4 硅基级联耦合型光子晶体纳米梁谐振腔的测试第90-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6 基于硅基双偏振微环谐振腔的湿度、温度传感器第95-105页
    6.1 光学湿度传感及其工作原理第95-97页
    6.2 硅基双偏振微环谐振腔的结构设计与器件制作第97-100页
    6.3 硅基双偏振微环谐振腔的测试第100-104页
    6.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混凝土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价研究
下一篇:脉冲神经网络相对顺序学习与转化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