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耗能减震技术在结构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18-32页 |
2.1 Perform-3D软件基本介绍 | 第18页 |
2.2 材料本构关系 | 第18-24页 |
2.2.1 钢材本构关系模型 | 第18-20页 |
2.2.2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20-24页 |
2.3 弹塑性模型单元介绍 | 第24-25页 |
2.4 结构模型与设计参数 | 第25-26页 |
2.5 模型的验证 | 第26-28页 |
2.6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8-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设置黏滞阻尼器的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性能研究 | 第32-55页 |
3.1 结构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 第33页 |
3.2 结构变形模式 | 第33-37页 |
3.3 剪力分析 | 第37-43页 |
3.4 弯矩分析 | 第43-47页 |
3.5 结构耗能分析 | 第47-49页 |
3.6 构件的弹塑性程度 | 第49-50页 |
3.7 黏滞阻尼器的性能分析 | 第50-53页 |
3.8 协同工作机理分析 | 第5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设置防屈曲支撑的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性能研究 | 第55-76页 |
4.1 结构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4.2 结构变形模式 | 第56-59页 |
4.3 剪力分析 | 第59-65页 |
4.4 弯矩分析 | 第65-69页 |
4.5 结构耗能分析 | 第69-71页 |
4.6 构件的弹塑性程度 | 第71-72页 |
4.7 防屈曲支撑的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4.8 协同工作机理分析 | 第74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5.1 总结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