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减震结构的性能和协同工作机理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耗能减震技术在结构工程中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的建立第18-32页
    2.1 Perform-3D软件基本介绍第18页
    2.2 材料本构关系第18-24页
        2.2.1 钢材本构关系模型第18-20页
        2.2.2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第20-24页
    2.3 弹塑性模型单元介绍第24-25页
    2.4 结构模型与设计参数第25-26页
    2.5 模型的验证第26-28页
    2.6 地震波的选取第28-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设置黏滞阻尼器的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性能研究第32-55页
    3.1 结构动力特性对比分析第33页
    3.2 结构变形模式第33-37页
    3.3 剪力分析第37-43页
    3.4 弯矩分析第43-47页
    3.5 结构耗能分析第47-49页
    3.6 构件的弹塑性程度第49-50页
    3.7 黏滞阻尼器的性能分析第50-53页
    3.8 协同工作机理分析第53页
    3.9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设置防屈曲支撑的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性能研究第55-76页
    4.1 结构动力特性对比分析第55-56页
    4.2 结构变形模式第56-59页
    4.3 剪力分析第59-65页
    4.4 弯矩分析第65-69页
    4.5 结构耗能分析第69-71页
    4.6 构件的弹塑性程度第71-72页
    4.7 防屈曲支撑的性能分析第72-74页
    4.8 协同工作机理分析第74页
    4.9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9页
    5.1 总结第76-77页
    5.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土地基含缝水闸长期性态监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下一篇:天津港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工程泥沙回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