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能源论文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需求侧负荷动态云模型调控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1.3 本文工作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需求侧负荷动态控制理论第15-26页
    2.1 需求侧负荷调控关键支撑技术第15-19页
        2.1.1 先进计量技术第15-16页
        2.1.2 远程通信技术第16-18页
        2.1.3 智能控制技术第18-19页
    2.2 需求侧负荷调控策略研究概述第19-23页
        2.2.1 需求侧负荷调控策略简介第19-20页
        2.2.2 需求侧负荷调控架构模型第20-21页
        2.2.3 需求侧负荷调控策略研究第21-23页
    2.3 动态控制理论第23-25页
        2.3.1 以LA为中间商的动态负荷控制第23页
        2.3.2 云模型在动态调控的应用第23-25页
        2.3.3 云模型在动态控制中的必要性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基于云模型的用户群负荷调控算法第26-34页
    3.1 平衡风电波动的二维云任务发生器的设计第26-28页
    3.2 用户群负荷调控算法第28-30页
    3.3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30-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计及延时补偿的云模型负荷群动态调控算法第34-41页
    4.1 计及延时补偿的云模型负荷动态调控模型第34-36页
        4.1.1 用户负荷群调控模型调控架构及其延时分析第34-35页
        4.1.2 需求侧负荷模型第35-36页
        4.1.3 LS-SVM超短期负荷预测第36页
    4.2 计及延时补偿的云模型负荷动态调控算法第36-38页
    4.3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1-43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41-42页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布匹疵点检测算法及系统研究
下一篇:红外小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