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水体污染及危害 | 第11-14页 |
1.2.1 水体污染概况 | 第11-12页 |
1.2.2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3 ATZ的特点及其危害 | 第13-14页 |
1.3 水体中ATZ的处理技术 | 第14-17页 |
1.3.1 物理处理技术 | 第14页 |
1.3.2 化学处理技术 | 第14-17页 |
1.4 传统Fenton氧化技术 | 第17-18页 |
1.4.1 Fenton反应机理 | 第17-18页 |
1.4.2 Fenton反应的局限性 | 第18页 |
1.5 Fenton体系的改进 | 第18-21页 |
1.5.1 光Fenton法 | 第18-19页 |
1.5.2 电Fenton法 | 第19页 |
1.5.3 超声Fenton法 | 第19页 |
1.5.4 络合Fenton法 | 第19-20页 |
1.5.5 络合Fenton法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5.6 铁络合物类Fenton体系氧化机理 | 第21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3-31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6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3-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6-31页 |
2.3.1 ATZ浓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2 过氧化氢的测定 | 第27-28页 |
2.3.3 ATZ的氧化产物测定 | 第28页 |
2.3.4 NTA浓度的测定 | 第28页 |
2.3.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28页 |
2.3.6 亚砜及砜浓度的测定 | 第28-31页 |
第三章 NTA-FeⅢ/H_2O_2类Fenton体系降解ATZ效能研究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NTA对类Fenton体系降解ATZ影响的初步研究 | 第31-32页 |
3.3 NTA-FeⅢ/H_2O_2类Fenton体系降解ATZ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2-37页 |
3.3.1 溶液pH对ATZ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32-34页 |
3.3.2 H_2O_2投加量对ATZ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34-35页 |
3.3.3 络合剂NTA的浓度对ATZ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35-36页 |
3.3.4 Fe(Ⅲ)浓度对ATZ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36-37页 |
3.4 NTA-FeⅢ/H_2O_2体系对ATZ降解产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 第37-38页 |
3.5 反应过程中络合剂NTA分解情况研究 | 第38-39页 |
3.6 水中共存的无机阴离子对NTA-FeⅢ/H_2O_2体系降解ATZ的影响 | 第39-43页 |
3.6.1 Cl~-离子对ATZ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6.2 SO_4~-离子对ATZ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页 |
3.6.3 NO_3~-离子对ATZ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6.4 HCO_3~-离子和CO_3~(2-)离子对ATZ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1-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NTA-FeⅢ/H_2O_2体系降解ATZ的机理研究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叔丁醇鉴别NTA-FeⅢ/H_2O_2类Fenton体系活性氧化物种 | 第46-47页 |
4.3 RMSO法鉴别NTA-FeⅢ/H_2O_2体系中活性氧化物种研究 | 第47-49页 |
4.3.1 RMSO法鉴别高价态铁(FeⅣ)初步探究 | 第47-48页 |
4.3.2 不同反应体系降解亚砜的对照实验研究 | 第48-49页 |
4.3.3 传统Fenton/类Fenton体系中砜的生成情况 | 第49页 |
4.4 NTA-FeⅢ/H_2O_2体系中高价态铁生成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9-54页 |
4.4.1 pH对NTA-FeⅢ/H_2O_2体系中高价态铁生成量的影响研究 | 第50-51页 |
4.4.2 不同络合剂对类Fenton体系中高价态铁生成量的影响 | 第51页 |
4.4.3 不同目标物浓度对高价态铁生成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4.4.4 砜自身被降解情况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