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禽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和分子分型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第14页 |
2.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兽医临床上主要耐药机制 | 第14-17页 |
2.1 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第15页 |
2.2 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第15-16页 |
2.3 大环内酯-林可胺类的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第16页 |
2.4 其他类抗生素 | 第16-17页 |
3.分子分型研究 | 第17-19页 |
3.1 ERIC-PCR分型 | 第17页 |
3.2 SpA分型 | 第17-18页 |
3.3 PFGE分型 | 第18-19页 |
3.4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第19页 |
4.结语 | 第19-20页 |
引言 | 第20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1.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0-22页 |
1.1.1 材料 | 第20-21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1.1.3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2-27页 |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离鉴定 | 第22-23页 |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23-24页 |
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鉴定 | 第24-25页 |
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检测 | 第25-26页 |
1.2.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检测 | 第26页 |
1.2.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 | 第26-27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 第27-31页 |
2.1.1 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 | 第27-29页 |
2.1.2 培养特性 | 第29页 |
2.1.3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2.1.4 PCR鉴定 | 第30-31页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2.3 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关情况 | 第32-34页 |
2.3.1 菌株地域分布情况 | 第32-33页 |
2.3.2 菌株来源情况 | 第33-34页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34-35页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结果 | 第35-37页 |
3.讨论 | 第37-39页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7页 |
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 | 第37-38页 |
3.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ERIC-PCR分型 | 第38-39页 |
4.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