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装配式SRC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引言第12页
    1.1 装配式结构概述第12-16页
        1.1.1 装配式结构的分类和特点第12-14页
        1.1.2 装配式结构梁柱节点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 型钢混凝土结构概述第16-19页
        1.2.1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及特点第17页
        1.2.2 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19-20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节点试验设计及试验方案第22-38页
    2.1 试验目的第22页
    2.2 节点试件设计和制作第22-27页
        2.2.1 节点试件设计第22-26页
        2.2.2 节点试件制作第26-27页
    2.3 材料性能试验第27-30页
        2.3.1 钢材材性试验第27-29页
        2.3.2 混凝土材性试验第29-30页
    2.4 加载方案第30-32页
    2.5 加载制度第32-33页
    2.6 量测内容及方法第33-36页
        2.6.1 节点试件应变片的布置第34-35页
        2.6.2 位移计的布置第35-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节点试验结果分析第38-58页
    3.1 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第38-41页
        3.1.1 节点试件PCBJ1的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第38-39页
        3.1.2 节点试件PCBJ2的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第39-40页
        3.1.3 节点试件PCBJ3的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第40-41页
    3.2 试验结果分析第41-51页
        3.2.1 滞回曲线第41-44页
        3.2.2 骨架曲线第44-45页
        3.2.3 核心区剪切变形第45-47页
        3.2.4 节点延性第47-48页
        3.2.5 耗能能力第48-49页
        3.2.6 强度退化第49-50页
        3.2.7 刚度退化第50-51页
    3.3 测点应变分析第51-55页
        3.3.1 型钢翼缘、腹板应变第51-53页
        3.3.2 翼缘连接板应变第53-54页
        3.3.3 柱纵筋及箍筋应变第54-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8页
第4章 新型装配式节点数值模拟第58-72页
    4.1 ABAQUS软件简介第58页
    4.2 ABAQUS的分析步骤与主要单元简介第58页
    4.3 材料本构模型第58-64页
        4.3.1 混凝土本构模型第58-63页
        4.3.2 钢筋和钢骨本构模型的选取第63-64页
    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4-66页
        4.4.1 单元的选取第64页
        4.4.2 网格的划分第64-65页
        4.4.3 接触定义及边界条件第65-66页
    4.5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66-71页
        4.5.1 节点试件破坏形态对比分析第66-69页
        4.5.2 骨架曲线的对比分析第69-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结论第72-73页
    5.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碱激发矿渣对氯离子的固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儿童健康导向的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初探--以鞍山二路小学生源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