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9-10页
        1.2.1 研究内容第9页
        1.2.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 技术路线第10-11页
2 理论基础第11-19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1-13页
        2.1.1 职业教育第11-12页
        2.1.2 农村劳动力第12页
        2.1.3 农村劳动力转移第12-13页
    2.2 相关理论概述第13-15页
        2.2.1 人力资本理论第13-14页
        2.2.2 职业教育理论第14页
        2.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第14-15页
    2.3 相关研究综述第15-18页
        2.3.1 职业教育研究综述第15-16页
        2.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综述第16-17页
        2.3.3 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综述第17-18页
    2.4 文献评鉴第18-19页
3 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第19-39页
    3.1 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第19-21页
        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第19-20页
        3.1.2 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第20-21页
    3.2 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1-32页
        3.2.1 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1-28页
        3.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8-32页
    3.3 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第32-33页
        3.3.1 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第32页
        3.3.2 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第32-33页
    3.4 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第33-39页
        3.4.1 斯加斯塔德劳动力转移模型第33页
        3.4.2 模型的应用与调整第33-34页
        3.4.3 引入职业教育因素分析模型第34-39页
4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9-50页
    4.1 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灰色关联分析第39-41页
        4.1.1 计量方法选择及数据说明第39页
        4.1.2 灰色关联分析步骤第39-41页
        4.1.3 分析结果说明第41页
    4.2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影响分析第41-50页
        4.2.1 计量方法选择第41-42页
        4.2.2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42页
        4.2.3 实证分析及结果说明第42-50页
5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第50-54页
    5.1 政府:加强引导,提供制度保障第50-51页
        5.1.1 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提高技术型人才地位第50页
        5.1.2 吸引社会参与,拓宽筹资渠道,鼓励民间办学第50页
        5.1.3 整合教育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第50-51页
        5.1.4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第51页
    5.2 职业院校:顺应发展,变革创新第51-54页
        5.2.1 以产业为依托,灵活设置专业及课程第51页
        5.2.2 加强院校学风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第51-52页
        5.2.3 创新教学方式,推广多元化联合办学第52-53页
        5.2.4 打通中高职教育衔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53-54页
6 结语第54-56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54页
    6.2 创新点与不足第54-56页
        6.2.1 可能的创新点第54-55页
        6.2.2 研究的不足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A 统计数据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1-62页
致谢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多种运输方式的生鲜农产品路径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扶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