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顺平县王氏庄园概况 | 第19-27页 |
2.1 顺平县王氏庄园创始人简介 | 第19-21页 |
2.2 顺平县王氏庄园的建筑年代和建筑格局 | 第21-22页 |
2.2.1 顺平县王氏庄园的建筑年代 | 第21页 |
2.2.2 顺平县王氏庄园的建筑格局 | 第21-22页 |
2.3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22-26页 |
2.3.1 地域对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形成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气候对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形成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3 风俗文化对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形成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4 宗法礼制对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形成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的结构类型 | 第27-44页 |
3.1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的类型 | 第27-39页 |
3.1.1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的类型 | 第30-33页 |
3.1.2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窗的类型 | 第33-39页 |
3.2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的制作与安装 | 第39-41页 |
3.2.1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的制作与安装 | 第39-40页 |
3.2.2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窗的制作与安装 | 第40-41页 |
3.3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的典型性与特殊性 | 第41-44页 |
3.3.1 门的朝向 | 第41-43页 |
3.3.2 门的序列 | 第43页 |
3.3.3 窗的开启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 | 第44-67页 |
4.1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的色彩 | 第44-45页 |
4.2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的装饰物 | 第45-50页 |
4.2.1 门簪 | 第45-46页 |
4.2.2 门钉 | 第46-47页 |
4.2.3 雀替 | 第47页 |
4.2.4 挂落 | 第47-48页 |
4.2.5 匾额 | 第48-49页 |
4.2.6 对联 | 第49-50页 |
4.3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的雕饰 | 第50-67页 |
4.3.1 雕刻装饰部位 | 第50-58页 |
4.3.2 雕刻材料和雕刻技艺 | 第58-60页 |
4.3.3 雕刻装饰纹样类别及文化寓意 | 第60-67页 |
第五章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形式美法则 | 第67-84页 |
5.1 装饰纹样的概念界定 | 第71页 |
5.2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分类 | 第71-79页 |
5.3 形式美法则在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中的体现 | 第79-84页 |
5.3.1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对称与平衡 | 第79-80页 |
5.3.2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加强与减弱 | 第80-81页 |
5.3.3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变化与统一 | 第81页 |
5.3.4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条理与反复 | 第81页 |
5.3.5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节奏与韵律 | 第81-82页 |
5.3.6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对比与调和 | 第82-83页 |
5.3.7 顺平县王氏庄园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比例与权衡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