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3页 |
1.1 微食物环概述 | 第16-17页 |
1.2 海洋微型鞭毛虫概述 | 第17-21页 |
1.2.1 海洋微型鞭毛虫的分布特征及种类组成 | 第17-20页 |
1.2.2 海洋微型鞭毛虫和细菌的关系 | 第20-21页 |
1.3 海洋微型鞭毛虫的研究进展及方法 | 第21-30页 |
1.3.1 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4-30页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30-33页 |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30-31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研究海区概况、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33-42页 |
2.1 研究海区概况 | 第33-34页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34-42页 |
2.2.1 环境参数和样品采集 | 第34页 |
2.2.2 研究方法 | 第34-39页 |
2.2.3 鞭毛虫18rDNA的序列测定 | 第39页 |
2.2.4 数据处理分析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南海北部腰鞭毛类多样性分布及影响因素 | 第42-70页 |
3.1 研究海区环境参数的分布情况 | 第42-48页 |
3.2 腰鞭毛类的图谱及测序分析 | 第48-64页 |
3.2.1 DGGE图谱条带数分析 | 第48-56页 |
3.2.2 DGGE图谱香农指数分析 | 第56-61页 |
3.2.3 DGGE条带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61-64页 |
3.3 讨论 | 第64-67页 |
3.3.1 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64-65页 |
3.3.2 南海北部腰鞭毛虫多样性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5-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四章 南海SEATS站微型鞭毛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季节变化 | 第70-90页 |
4.1 南海SEATS站环境参数的分布状况 | 第70-71页 |
4.2 南海SEATS站微型真核生物克隆文库的多样性 | 第71-72页 |
4.3 南海SEATS站微型真核生物的种类分析 | 第72-73页 |
4.4 微型鞭毛类的类群组成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73-83页 |
4.4.1 微型鞭毛类的类群组成 | 第73-77页 |
4.4.2 系统发育分析 | 第77-83页 |
4.5 讨论 | 第83-88页 |
4.5.1 关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83-84页 |
4.5.2 群落结构组成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第84页 |
4.5.3 微型鞭毛虫与细菌文库多样性之间的耦合关系 | 第84-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90-92页 |
5.1.1 南海北部腰鞭毛虫多样性分布 | 第90-91页 |
5.1.2 南海SEATS站微型鞭毛虫结构组成及季节变化 | 第91页 |
5.1.3 微型鞭毛虫群落结构的变化受生物因素影响 | 第91-92页 |
5.2 特色与创新 | 第92页 |
5.3 不足之处 | 第92页 |
5.4 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附录 | 第106-122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会议及发表的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