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物理量名称及主要符号表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 第16-18页 |
1.2.1 计算方法 | 第17页 |
1.2.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8-22页 |
1.3.1 非牛顿弹流润滑问题 | 第18-19页 |
1.3.2 自旋条件下的弹流润滑问题 | 第19-21页 |
1.3.3 圆锥滚子轴承挡边与滚子大端间的弹流润滑问题 | 第21-22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2-25页 |
第2章 基于carreau流变模型的热弹流润滑分析 | 第25-41页 |
2.1 物理模型 | 第25-26页 |
2.2 剪切稀化流变模型 | 第26页 |
2.2.1 对数函数形式的本构方程 | 第26页 |
2.2.2 幂函数形式的本构方程 | 第26页 |
2.3 基本方程 | 第26-29页 |
2.4 有关方程的边界条件 | 第29页 |
2.5 方程及其边界条件的无量纲化 | 第29-33页 |
2.6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3页 |
2.7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2.7.1 等效粘度的比较 | 第34-36页 |
2.7.2 膜厚、压力及温度的比较 | 第36-37页 |
2.7.3 卷吸速度与最大hertz压力的影响 | 第37-4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旋滑条件下的热弹流润滑分析 | 第41-61页 |
3.1 物理模型 | 第41-42页 |
3.2 速度分析 | 第42页 |
3.3 基本方程 | 第42-44页 |
3.4 有关方程的边界条件 | 第44页 |
3.5 方程及其边界条件的无量纲化 | 第44-47页 |
3.6 数值计算方法 | 第47-50页 |
3.6.1 有关方程的离散 | 第47-48页 |
3.6.2 温度场计算流程 | 第48页 |
3.6.3 h00的调整 | 第48-50页 |
3.7 算例与结果 | 第50-60页 |
3.7.1 典型数值解 | 第50-51页 |
3.7.2 与等温工况的比较 | 第51-52页 |
3.7.3 角速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3.7.4 载荷的影响 | 第54-56页 |
3.7.5 自旋因数的影响 | 第56-58页 |
3.7.6 椭圆比的影响 | 第58-6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基于热弹流润滑的内圈挡边与圆锥滚子大端面的优化设计 | 第61-77页 |
4.1 轴承的几何分析 | 第61-63页 |
4.2 数学模型 | 第63页 |
4.3 结构分析 | 第63-64页 |
4.3.1 球面挡边与球形滚子端 | 第63-64页 |
4.3.2 锥面形挡边与球形滚子端 | 第64页 |
4.3.3 锥面形挡边与弧环面滚子端 | 第64页 |
4.4 数值计算方法 | 第64-65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65-76页 |
4.5.1 典型数值解 | 第66-67页 |
4.5.2 转速的影响 | 第67-72页 |
4.5.3 载荷的影响 | 第72-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不同供油条件下旋滑弹流润滑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77-101页 |
5.1 试验装置 | 第77-78页 |
5.2 加载系统 | 第78页 |
5.3 伺服控制系统 | 第78-79页 |
5.4 图像处理软件 | 第79-80页 |
5.5 试验原理 | 第80-81页 |
5.6 试验材料与条件 | 第81-82页 |
5.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2-100页 |
5.7.1 充分供油条件下的旋滑油膜特征 | 第82-88页 |
5.7.2 供油条件的影响 | 第88-10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