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优先股融资案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优先股相关理论以及我国的制度背景 | 第13-21页 |
第一节 优先股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优先股的定义与债券普通股的区别 | 第13页 |
二、优先股的分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优先股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优序融资理论 | 第14页 |
二、信息传递理论 | 第14-15页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页 |
四、权衡理论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优先股国内外制度背景 | 第16-18页 |
一、优先股在我国推出的宏观背景 | 第16页 |
二、我国优先股现状 | 第16-17页 |
三、发达国家优先股使用状况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层次分析法概念 | 第18-21页 |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18页 |
二、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18-20页 |
三、层次分析法与融资选择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康美药业优先股融资概述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康美药业简介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优先股条款介绍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作为权益工具会计处理的分析 | 第23页 |
第四节 康美药业发行优先股动因分析 | 第23-27页 |
一、低税率动因 | 第23-24页 |
二、缓解融资需求,融资规模的考虑 | 第24-25页 |
三、资金稳定性的考虑 | 第25页 |
四、优序融资,防止分散股东权益 | 第25-26页 |
五、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再融资方式选择分析 | 第27-40页 |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概述与选择原因 | 第27页 |
第二节 康美药业最优融资方案模型构建 | 第27-30页 |
一、准则层选择说明 | 第27-29页 |
二、方案层的选择说明 | 第29页 |
三、模型的构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康美药业最优融资方案所有判断矩阵的构建 | 第30-38页 |
一、准则层的专家意见判断矩阵 | 第30-31页 |
二、指标层判断矩阵 | 第31-38页 |
三、最终总排序结果 | 第38页 |
第四节 康美药业本次最优方案优先股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康美药业优先股融资评价 | 第40-50页 |
第一节 优先股对康美的加权平均成本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一、优先股融资前后有息债务资本成本 | 第40页 |
二、优先股融资前后权益资本成本 | 第40-41页 |
三、优先股融资前后WACC的计算 | 第41页 |
第二节 优先股对康美资本结构的影响 | 第41-44页 |
一、对于康美药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 第42页 |
二、对康美药业股权结构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三、优先股对康美加权平均成本和资本结构影响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康美药业优先股融资财务绩效分析 | 第44-46页 |
一、会计指标盈利能力的对比分析 | 第44页 |
二、经济利润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第四节 康美药业优先股主要风险分析 | 第46-50页 |
一、利率风险 | 第46-48页 |
二、流动性风险 | 第48页 |
三、表决权被稀释的风险 | 第48-49页 |
四、信息披露风险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康美药业优先股股息条款分析 | 第50-56页 |
第一节 康美药业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分析 | 第50-53页 |
一、优先股股东是否存在关联方 | 第50-51页 |
二、普通股现金股利发放分析 | 第51页 |
三、募集资金使用分析 | 第51-52页 |
四、向高管进行利益输送分析 | 第52-53页 |
第二节 信息传递理论分析优先股对康美的影响 | 第53-55页 |
第三节 我国其他股息条款设计对于康美的启示 | 第55-56页 |
第七章 案例总结 | 第56-58页 |
第一节 案例的结论 | 第56页 |
第二节 优先股融资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