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论文

Cu2+与β淀粉样多肽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调控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第11-12页
    1.2 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第12-15页
        1.2.1 β淀粉样蛋白第12-13页
        1.2.2 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第13-15页
    1.3 金属离子对淀粉样多肽聚集的影响第15-17页
        1.3.1 金属离子对Aβ聚集的影响第15-16页
        1.3.2 铜离子与Aβ的结合第16-17页
    1.4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18-21页
        1.5.1 本文研究思路和过程第18-19页
        1.5.2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野生型Aβ16 及其突变体与Cu~(2+)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第21-40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1-24页
        2.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3-24页
    2.3 实验内容及方法第24-25页
        2.3.1 铜离子对多肽样品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第24页
        2.3.2 Aβ16与Cu~(2+)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第24-2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5-37页
        2.4.1 铜离子对多肽样品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第25-26页
        2.4.2 野生型Aβ16与Cu~(2+)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第26-31页
        2.4.3 Aβ16(H6R)与Cu~(2+)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第31-33页
        2.4.4 Aβ16(D7N)与Cu~(2+)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第33-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40页
第三章 野生型Aβ16 及其突变体与Cu~(2+)相互作用热力学研究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第41-44页
        3.2.1 实验材料第41页
        3.2.2 实验仪器第41-42页
        3.2.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42-44页
    3.3 实验内容及方法第44-4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5-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Cu~(2+)对Aβ聚集行为影响的研究第52-62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第52-54页
        4.2.1 实验材料第52-53页
        4.2.2 实验仪器第53页
        4.2.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3-54页
    4.3 实验内容及方法第54-56页
        4.3.1 Aβ16 聚集能力的考察第54-55页
        4.3.2 荧光淬灭速率常数的测定第55页
        4.3.3 Cu~(2+)对Aβ聚集行为的影响第55-56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6-61页
        4.4.1 Aβ16 聚集能力的考察第56-57页
        4.4.2 荧光淬灭速率常数的测定第57-60页
        4.4.3 Cu~(2+)对Aβ聚集行为的影响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Cu~(2+)/Aβ相互作用调控方法的研究第62-80页
    5.1 引言第62-63页
    5.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第63-65页
        5.2.1 实验材料第63-64页
        5.2.2 实验仪器第64页
        5.2.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64-65页
    5.3 实验内容及方法第65-68页
        5.3.1 富组氨酸样品的质谱检测第65-66页
        5.3.2 6-H(0-6)D短肽与Cu~(2+)螯合能力的研究第66页
        5.3.3 4-H(0-4)D短肽与Cu~(2+)螯合能力的研究第66-67页
        5.3.4 6-H(0-6)D和4-H(0-4)D系列短肽与Ni2+螯合能力的研究第67-68页
        5.3.5 富组氨酸短肽调控Cu~(2+)/Aβ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究第68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68-79页
        5.4.1 富组氨酸样品的质谱检测第68-71页
        5.4.2 6-H(0-6)D短肽与Cu~(2+)螯合能力的研究第71-74页
        5.4.3 4-H(0-4)D短肽与Cu~(2+)螯合能力的研究第74-75页
        5.4.4 6-H(0-6)D和4-H(0-4)D系列短肽与Ni2+螯合能力的研究第75-78页
        5.4.5 富组氨酸短肽调控Cu~(2+)/Aβ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究第78-79页
    5.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螺旋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作用研究
下一篇:一种强穿透性和靶向性的新型光动力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