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营凹陷南坡不整合结构特征及控藏作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1.1.1 选题来源第9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9-12页
        1.2.1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研究区概况第11-12页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4-18页
    2.1 区域概况第14-15页
    2.2 区域沉积特征第15-18页
第三章 不整合剖面类型与分布第18-26页
    3.1 不整合剖面特征第18-22页
    3.2 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规律第22-26页
第四章 不整合纵向结构与发育模式第26-56页
    4.1 不整合结构体划分与识别第26-29页
    4.2 不整合结构体岩石样品测试第29-33页
        4.2.1 镜下照片第29-30页
        4.2.2 全岩分析第30-31页
        4.2.3 孔渗性分析第31-32页
        4.2.4 突破压力分析第32-33页
    4.3 不整合结构层厚度表征第33-46页
        4.3.1 典型井厚度厘定第33-39页
        4.3.2 不整合结构层厚度分布规律第39-46页
    4.4 不整合结构体岩性配置关系与分布第46-56页
        4.4.1 新近系底部不整合结构体岩性配置模式与分布第46-51页
        4.4.2 古近系底部不整合结构体岩性配置模式与分布第51-56页
第五章 不整合控藏作用分析第56-67页
    5.1 新近系底部不整合的控藏作用研究第56-61页
        5.1.1 剖面类型的控藏作用第57页
        5.1.2 结构层厚度的控藏作用第57-59页
        5.1.3 岩性配置的控藏作用第59-61页
    5.2 古近系底部不整合的控藏作用研究第61-64页
        5.2.1 剖面类型的控藏作用第61-62页
        5.2.2 结构层厚度的控藏作用第62-63页
        5.2.3 岩性配置的控藏作用第63-64页
    5.3 不整合控藏作用汇总第64-67页
第六章 不整合控藏实例解析第67-72页
    6.1 金家油田典型油藏解剖第68-69页
    6.2 草南地区典型油藏解剖第69-70页
    6.3 草桥潜山区典型油藏解剖第70-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河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动力学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下一篇: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过程中沥青质与生焦特性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