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形态学论文--细胞膜(质膜)、细胞壁论文

基于DNA纳米技术的细胞膜界面调控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6页
    1.1 DNA纳米技术第19-21页
    1.2 DNA分子修饰细胞膜的方法第21-26页
        1.2.1 DNA分子共价修饰细胞膜第22-23页
        1.2.2 DNA分子基于特定基团修饰细胞膜第23-24页
        1.2.3 DNA分子基于疏水相互作用修饰细胞膜第24-26页
    1.3 DNA分子功能化细胞膜第26-33页
        1.3.1 DNA分子研究细胞膜分子的相互作用第26-28页
        1.3.2 DNA分子控制细胞膜分子的相互作用第28-30页
        1.3.3 DNA分子监测细胞膜微环境第30-31页
        1.3.4 DNA分子介导细胞连接第31-33页
    1.4 本课题的设计第33-36页
第2章 基于胆固醇—DNA的活细胞膜修饰第36-48页
    2.1 引言第36-37页
    2.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7页
        2.2.2 实验步骤第37-39页
            2.2.2.1 DNA定量第37-38页
            2.2.2.2 细胞培养第38页
            2.2.2.3 DNA修饰细胞膜第38页
            2.2.2.4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第38-39页
            2.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第3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2.3.1 胆固醇—DNA修饰悬浮细胞L1210第39-42页
        2.3.2 胆固醇—DNA修饰贴壁细胞PC12第42-44页
        2.3.3 细胞膜被修饰后仍具有流动性第44-46页
    2.4 结论第46-48页
第3章 FNA监测囊泡膜融合动力学第48-74页
    3.1 引言第48-50页
    3.2 实验部分第50-54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0-53页
        3.2.2 实验步骤第53-54页
            3.2.2.1 FNA 的合成与 PAGE 表征第53页
            3.2.2.2 FNA 的 AFM 与 CD 表征第53页
            3.2.2.3 FNA和量子点细胞外荧光光谱表征第53页
            3.2.2.4 FNA细胞外单分子荧光表征第53页
            3.2.2.5 FNA锚定细胞膜第53-54页
            3.2.2.6 细胞胞吞摄入FNA第54页
            3.2.2.7 DNA在细胞中的取代反应第54页
            3.2.2.8 囊泡动力学监测第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72页
        3.3.1 FNA在体外的表征第54-61页
        3.3.2 FNA稳定锚定在细胞膜上第61-63页
        3.3.3 FNA胞吞后定位于囊泡中第63-68页
        3.3.4 囊泡膜融合动力学的监测第68-72页
    3.4 结论第72-74页
第4章 DNA纳米机器介导细胞膜胆固醇寡聚化和解聚化第74-92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实验部分第75-77页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5-76页
        4.2.2 实验步骤第76-77页
            4.2.2.1 DNA纳米机器的合成第76-77页
            4.2.2.2 DNA纳米机器的荧光光谱表征第77页
            4.2.2.3 DNA纳米机器锚定细胞膜第7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7-91页
        4.3.1 DNA纳米机器锚定在细胞膜上第77-80页
        4.3.2 DNA纳米机器诱导细胞膜胆固醇寡聚化第80-87页
        4.3.3 DNA纳米机器诱导细胞膜胆固醇解聚化第87-88页
        4.3.4 胆固醇寡聚化后定位于细胞膜脂筏第88-91页
    4.4 结论第91-92页
第5章 DNA Origami 介导的细胞连接和细胞 cluster 内通讯第92-118页
    5.1 引言第92-93页
    5.2 实验部分第93-102页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93-99页
        5.2.2 实验步骤第99-102页
            5.2.2.1 DNA Origami 的合成第99页
            5.2.2.2 DNA 的 AFM、SEM 表征第99-100页
            5.2.2.3 DNA 与 SPDP 交联第100页
            5.2.2.4 细胞染色第100页
            5.2.2.5 细胞修饰DNA与细胞连接第100-101页
            5.2.2.6 细胞 cluster 内钙黄绿素运输第101页
            5.2.2.7 细胞 cluster 内膜泡运输第101页
            5.2.2.8 T细胞免疫第101-10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2-117页
        5.3.1 DNA修饰细胞膜第102-105页
        5.3.2 DNA Origami 介导细胞连接第105-110页
        5.3.3 细胞 cluster 内细胞通讯第110-117页
            5.3.3.1 间隙连接通讯第111-112页
            5.3.3.2 TNT膜泡运输第112-115页
            5.3.3.3 细胞凋亡与拯救第115-116页
            5.3.3.4 细胞免疫第116-117页
    5.4 结论第117-118页
第6章 人工构建胞体—胞体突触及突触间递质释放实时监测第118-132页
    6.1 引言第118-119页
    6.2 实验部分第119-122页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19-120页
        6.2.2 实验步骤第120-122页
            6.2.2.1 DNA Origami 的合成与表征第120页
            6.2.2.2 细胞染色第120页
            6.2.2.3 细胞修饰DNA与细胞连接第120-121页
            6.2.2.4 碳纤维纳米电极CFNE制备与表征第121页
            6.2.2.5 突触间递质释放监测第121-12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22-131页
        6.3.1 细胞连接形成胞体-胞体突触第122-126页
        6.3.2 碳纤维纳米电极CFNE制备与表征第126-127页
        6.3.3 碳纤维纳米电极CFNE插入胞体-胞体突触间隙第127-129页
        6.3.4 胞体-胞体突触间隙递质释放监测第129-131页
    6.4 结论第131-13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32-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脂质体与DNA的酶动力学与细胞应用研究
下一篇:手性多环吲哚及几类手性胺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