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6-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9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1.4.3 统计分析法 | 第20页 |
1.4.4 参与式观察 | 第20页 |
1.4.5 访谈法 | 第20-21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26页 |
2.1 高校旅游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2.1.1 高校旅游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高校旅游的特点 | 第21-22页 |
2.1.3 高校旅游资源开放的优势 | 第22页 |
2.1.4 高校旅游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2-23页 |
2.2 高校旅游管理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2.3 高校旅游文化及其传导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2.3.1 旅游文化的意涵 | 第24页 |
2.3.2 旅游文化的传导 | 第24-26页 |
3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3.1.1 高校旅游的概念 | 第26页 |
3.1.2 管理措施的概念 | 第26页 |
3.1.3 文化传导路径的概念 | 第26-27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3.2.1 VICE模型 | 第27-28页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8页 |
3.2.3 知识分类理论 | 第28-30页 |
4 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探究 | 第30-34页 |
4.1 高校旅游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30-32页 |
4.1.1 应对校园旅游主动性不足 | 第30-31页 |
4.1.2 专门游客中心有待设立 | 第31页 |
4.1.3 校园设施建设欠缺 | 第31页 |
4.1.4 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 | 第31页 |
4.1.5 运作模式陈旧 | 第31-32页 |
4.1.6 缺乏对游客行为的管理 | 第32页 |
4.2 高校旅游文化资源及其传导路径 | 第32-34页 |
4.2.1 高校旅游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 第32-33页 |
4.2.2 当前校园文化传导路径及问题 | 第33-34页 |
5 案例分析 | 第34-101页 |
5.1 案例选择说明 | 第34页 |
5.2 VICE模型下利益相关者所受影响及其态度 | 第34-72页 |
5.2.1 Visitor·游客 | 第35-41页 |
5.2.2 Industry·产业 | 第41-49页 |
5.2.3 Community·社区 | 第49-71页 |
5.2.4 enviorment·环境 | 第71页 |
5.2.5 VICE模型分析结论 | 第71-72页 |
5.3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管理措施 | 第72-84页 |
5.3.1 厦门大学现行管理措施 | 第72-74页 |
5.3.2 利益相关:厦门大学师生调查数据分析 | 第74-76页 |
5.3.3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管理措施探究 | 第76-84页 |
5.4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文化传导路径 | 第84-101页 |
5.4.1 文化挖掘: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内核 | 第84-88页 |
5.4.2 文化呈现: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形式 | 第88-90页 |
5.4.3 文化传播:厦门大学现有旅游文化传导路径 | 第90-92页 |
5.4.4 文化感知:厦门大学游客与高校文化的互动 | 第92-94页 |
5.4.5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文化传导路径探究 | 第94-101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附录 | 第107-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