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文章结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ICSID仲裁管辖权的确定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华盛顿公约》及ICSID概况 | 第15页 |
第二节 《华盛顿公约》关于管辖权的规定 | 第15-22页 |
一、“中心”管辖的条件 | 第16-18页 |
二、“中心”管辖的确定 | 第18-19页 |
三、缔约国在“中心”管辖权问题上的权利与义务 | 第19-22页 |
第二章 ICSID仲裁庭扩大管辖权之表现 | 第22-46页 |
第一节 仲裁庭扩大管辖权之扩张解释“投资”定义 | 第22-25页 |
一、CSOB诉斯洛伐克共和国案 | 第22-24页 |
二、Fedax V.委内瑞拉案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仲裁庭管辖权扩大之解释同意仲裁条款 | 第25-34页 |
一、扩张“同意”之范围 | 第25-30页 |
二、把“同意”主体延伸化 | 第30-34页 |
第三节 ICSID仲裁庭扩大对BIT相关条款的解释和适用 | 第34-46页 |
一、通过最惠国待遇条款扩大管辖权 | 第34-39页 |
二、利用保护伞条款扩大管辖权 | 第39-43页 |
三、ICSID仲裁庭利用岔路口条款扩大管辖权 | 第43-46页 |
第三章 ICSID仲裁庭管辖权扩大的原因及影响 | 第46-51页 |
第一节 ICSID仲裁庭管辖权扩大的原因 | 第46-48页 |
一、案件相互独立 | 第46页 |
二、缺少常设上诉机构 | 第46-47页 |
三、仲裁员对投资自由化认同的倾向性 | 第47-48页 |
四、ICSID仍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 第48页 |
第二节 ICSID仲裁庭管辖权扩大的影响 | 第48-51页 |
一、造成错误的先例 | 第48-49页 |
二、有损ICSID的中立性和可信度 | 第49页 |
三、降低条约解释的严肃性 | 第49-50页 |
四、侵害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 第50-51页 |
第四章 ICSID仲裁庭管辖权扩大趋势的应对 | 第51-57页 |
第一节 我国的基本态度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完善中外BIT | 第52-55页 |
一、细分争端解决条款中的“同意ICSID管辖范围” | 第52-53页 |
二、设定“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例外 | 第53-54页 |
三、灵活设立“岔路口”条款 | 第54-55页 |
第三节 程序上的应对 | 第55-57页 |
一、呼吁ICSID设立上诉机构 | 第55-56页 |
二、加强对仲裁员倾向性的调查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