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网页设计与制作》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中职学校 | 第14页 |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 | 第14-15页 |
(三)课程及课程开发 | 第15页 |
(四)《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 | 第15页 |
三、国内外现状概述 | 第15-18页 |
(一)国外现状概述 | 第15-17页 |
(二)国内现状概述 | 第17-18页 |
四、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 | 第20-29页 |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 第20页 |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二)情境学习理论 | 第21页 |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页 |
三、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结构 | 第21-22页 |
四、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 | 第22-27页 |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 | 第24-25页 |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方案制定 | 第25-26页 |
(三)理实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 第26-27页 |
五、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评价 | 第27-29页 |
(一)课程开发阶段评价 | 第28页 |
(二)课程实施阶段评价 | 第28页 |
(三)课程结束阶段评价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 | 第29-54页 |
一、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 第29-35页 |
二、课程标准制定 | 第35-39页 |
三、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 第39-52页 |
(一)学习情境 | 第40-41页 |
(二)学习目标 | 第41-42页 |
(三)学习内容 | 第42-44页 |
(四)教学方法 | 第44-48页 |
(五)教学评价 | 第48-52页 |
四、学材开发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第54-59页 |
一、课程实施 | 第54页 |
二、实验分析 | 第54-57页 |
三、优势与不足 | 第57-59页 |
(一)优点 | 第57-58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9页 |
二、未来工作 | 第59-61页 |
(一)加强校企合作 | 第59页 |
(二)加强教师培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82页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第66-67页 |
附录2 同行调查问卷 | 第67-68页 |
附录3 企业专家调查问卷 | 第68-69页 |
附录4 学习任务鱼骨图 | 第69-76页 |
附录5 学材(学生工作页) | 第76-82页 |
后记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