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小米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绪论第12-24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研究背景第12-13页
        2.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3.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19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22页
        1.研究内容第19-21页
        2.研究方法第21-22页
    (四)创新点第22-24页
        1.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战略风险管理全流程中第22页
        2.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风险管理运用到了微观企业第22-24页
二、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第24-28页
    (一)概念界定第24页
    (二)相关理论第24-25页
        1.平衡计分卡理论第24-25页
        2.风险管理理论第25页
    (三)平衡计分卡引入战略风险管理的优越性第25-28页
        1.平衡计分卡有利于实现战略风险管理目标第25页
        2.平衡计分卡有利于战略风险应对措施的落实第25-26页
        3.平衡计分卡有利于全面分析战略风险驱动因素第26-28页
三、小米公司战略风险管理概况第28-38页
    (一)小米公司基本信息第28-31页
        1.公司简介第28-29页
        2.小米公司的战略目标第29-31页
    (二)小米公司战略风险的驱动因素第31-36页
        1.宏观战略环境与战略目标的矛盾第31-33页
        2.中观战略环境与战略目标的矛盾第33-34页
        3.微观战略环境与战略目标的矛盾第34-36页
    (三)小米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不足第36-38页
        1.风险识别未突出战略目标第36-37页
        2.战略风险评估结果无体现第37页
        3.战略风险防范分工不明确第37-38页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小米公司战略风险识别第38-48页
    (一)财务维度的战略风险第38-40页
        1.存货和其他资产发生减值风险第38-39页
        2.现金流风险第39页
        3.汇率风险第39页
        4.收入结构风险第39-40页
    (二)顾客维度的战略风险第40-43页
        1.行业发展放缓风险第40-41页
        2.市场竞争风险第41-42页
        3.大客户流失风险第42页
        4.网络负面信息风险第42-43页
    (三)内部流程维度的战略风险第43-45页
        1.知识产权风险第43页
        2.原材料供应链风险第43-44页
        3.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风险第44-45页
        4.业务外包风险第45页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战略风险第45-48页
        1.管理能力不满足扩张速度风险第45-46页
        2.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变化风险第46页
        3.无法持续招聘和留住人才风险第46-48页
五、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小米公司战略风险评估第48-62页
    (一)战略风险评估的整体思路第48-49页
    (二)战略风险评估的具体过程第49-59页
        1.小米公司战略风险的影响能力评估第49-55页
        2.小米公司战略风险可能性评估第55-57页
        3.小米公司战略风险综合评估第57-59页
    (三)小米公司战略风险结果分析第59-62页
        1.小米公司目标层战略风险分析第59页
        2.小米公司准则层战略风险分析第59-60页
        3.小米公司方案层战略风险分析第60-62页
六、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小米公司战略风险应对第62-68页
    (一)落实各维度战略风险应对责任第62-65页
        1.小米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第62-63页
        2.各维度战略风险应对部门分工第63-65页
    (二)制定重点战略风险应对措施第65-68页
        1.增强互联网业务变现能力第65-66页
        2.提高新产品或技术的研发能力第66页
        3.继续开拓国外市场第66页
        4.提高外包公司选择标准第66-67页
        5.正面回应网络负面信息第67-68页
七、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一)结论第68-69页
    (二)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G集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海南椰岛集团财务战略规划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