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牡蛎营养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定位与基因解析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1.1 牡蛎产业现状及品质评价第14-16页
        1.1.1 牡蛎产业现状第14页
        1.1.2 牡蛎品质及营养价值第14-16页
    1.2 牡蛎品质性状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牡蛎生长性状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2 牡蛎营养品质性状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3 牡蛎品质性状遗传改良方向第18页
    1.3 品质性状遗传解析策略与进展第18-23页
        1.3.1 关联与连锁分析原理及比较第18-19页
        1.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第19-20页
        1.3.3 品质性状连锁分析及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4 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长牡蛎生长与营养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5-5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35页
        2.1.1 实验材料第25-28页
        2.1.2 表型鉴定-后裔测定法第28-31页
        2.1.3 DNA提取第31页
        2.1.4 测序文库制备第31-33页
        2.1.5 测序与SNPs过滤与分析第33-34页
        2.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4-35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5-49页
        2.2.1 表型分析第35-43页
        2.2.2 测序文库质量检测第43页
        2.2.3 基因型分析第43页
        2.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43-49页
    2.3 结论第49-51页
第三章 长牡蛎遗传图谱构建与品质性状QTL定位第51-8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1-58页
        3.1.1 家系构建第51页
        3.1.2 表型鉴定及分析第51页
        3.1.3 GBS文库构建与测序策略第51-54页
        3.1.4 测序及基因分型第54-55页
        3.1.5 连锁图谱构建第55-56页
        3.1.6 重组率计算和热图绘制第56页
        3.1.7 基因组覆盖度与共线性分析第56-57页
        3.1.8 QTL定位与候选基因选取方法第57页
        3.1.9 候选基因定量验证第57-58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8-86页
        3.2.1 表型分析第58-66页
        3.2.2 测序文库质量检测第66页
        3.2.3 测序及基因分型第66-68页
        3.2.4 遗传图谱构建与重组率、热图分析第68-73页
        3.2.5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第73-75页
        3.2.6 生长与营养品质性状QTL定位及基因解读第75-85页
        3.2.7 候选基因定量验证第85-86页
    3.3 结论第86-89页
第四章 长牡蛎CgCaspase8-2 基因功能研究第89-110页
    4.1 绪论第89-93页
        4.1.1 细胞凋亡与凋亡酶第89-90页
        4.1.2 Caspase-8 与外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第90-91页
        4.1.3 Caspase-8 免疫功能研究进展第91-92页
        4.1.4 研究目标及意义第92-9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93-99页
        4.2.1 实验材料、取样及细胞培养第93-94页
        4.2.2 RNA提取与反转录第94-95页
        4.2.3 cDNA全长克隆及测序第95-96页
        4.2.4 序列分析方法第96-97页
        4.2.5 mRNA定量检测第97页
        4.2.6 质粒构建与转染第97-98页
        4.2.7 CgCaspase8-2 诱导细胞死亡率检测第98页
        4.2.8 亚细胞定位第98页
        4.2.9 免疫共沉淀及免疫印迹检测第98-9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9-109页
        4.3.1 CgCaspase8-2 全长克隆第99-102页
        4.3.2 CgCaspase8-2 多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第102-103页
        4.3.3 CgCaspase8-2 诱导细胞死亡与蛋白表达位置分析第103-105页
        4.3.4 CgCaspase8-2 与FADD相互作用第105-106页
        4.3.5 CgCaspase8-2 在不同组织、发育期的表达分析第106-107页
        4.3.6 CgCaspase8-2 在溶藻弧菌与Poly (I:C)刺激后的表达分析第107-109页
    4.4 结论第109-110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PC模式下新建医院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基于总承包商视角
下一篇:毫米波透镜天线阵列系统收发机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