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术著作参考文献的采集和统计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 | 第12-14页 |
1.3.2 国内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3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中文学术著作参考文献著录现状调查 | 第19-26页 |
2.1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2.2 参考文献利用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2.3 著录现状调查 | 第21-25页 |
2.3.1 参考文献著录位置的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2.3.2 参考文献组织方式的统计分析 | 第22-24页 |
2.3.3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3 参考文献库元数据设计 | 第26-38页 |
3.1 元数据标准 | 第26-31页 |
3.1.1 MARC | 第26-27页 |
3.1.2 DC | 第27-28页 |
3.1.3 MODS | 第28-29页 |
3.1.4 中国数字图书馆基本元数据 | 第29-30页 |
3.1.5 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 | 第30-31页 |
3.2 基本元数据设计 | 第31-38页 |
3.2.1 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3.2.2 设计流程 | 第32-33页 |
3.2.3 参考文献元数据 | 第33-38页 |
4 参考文献数据采集 | 第38-51页 |
4.1 来源图书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8-40页 |
4.1.1 数据收集 | 第38页 |
4.1.2 对MARC数据的校正 | 第38-39页 |
4.1.3 对缺失数据的补充 | 第39-40页 |
4.2 参考文献采集方法调研 | 第40-41页 |
4.3 参考文献采集位置 | 第41页 |
4.4 图书参考文献采集方案 | 第41-49页 |
4.4.1 机器扫描 | 第42-44页 |
4.4.2 识别校对 | 第44-46页 |
4.4.3 数据结构化 | 第46-48页 |
4.4.4 数据存储 | 第48-49页 |
4.5 小结 | 第49-51页 |
5 参考文献数据清洗 | 第51-60页 |
5.1 脏数据来源分析 | 第51-52页 |
5.2 数据清洗方法 | 第52-53页 |
5.3 数据清洗方法主要问题 | 第53-55页 |
5.3.1 文献库的选择 | 第53页 |
5.3.2 检索词设置 | 第53-54页 |
5.3.3 字符串匹配 | 第54页 |
5.3.4 爬行效率 | 第54-55页 |
5.3.5 返回结果的展示 | 第55页 |
5.4 数据清洗设计 | 第55-57页 |
5.5 数据清洗实践 | 第57-60页 |
6 参考文献统计分析 | 第60-66页 |
6.1 参考文献语种分布 | 第60-61页 |
6.2 文献类型分布 | 第61页 |
6.3 参考文献出版时间分布 | 第61-62页 |
6.4 参考文献出版社分布 | 第62-63页 |
6.5 参考文献出版地分布 | 第63-64页 |
6.6 小结 | 第64-66页 |
7 总结 | 第66-69页 |
7.1 研究已取得的成绩 | 第67页 |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67页 |
7.3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