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纳米材料及合成方法 | 第12-15页 |
1.1.1 贵金属纳米材料 | 第12-14页 |
1.1.2 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4-15页 |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分类 | 第15-16页 |
1.2.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15页 |
1.2.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5页 |
1.2.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第15-16页 |
1.3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 贵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5.1 基于胰岛素纤维模板控制合成钯纳米线及其对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的检测 | 第17页 |
1.5.2 铂纳米线的调控合成及其生物检测 | 第17-18页 |
1.5.3 基于石墨烯-钯复合材料的一种高灵敏检测乳腺癌的生物传感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胰岛素纤维模板控制合成钯纳米线及其对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的检测 | 第20-34页 |
2.1 前言 | 第20-22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2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3.1 溶液的配制 | 第22-24页 |
2.3.2 钯纳米线的合成 | 第24页 |
2.3.3 裸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 第24页 |
2.3.4 合成的钯纳米线在硫酸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实验 | 第24-25页 |
2.3.5 合成的钯纳米线在硫酸甲酸混合液中进行循环伏安实验 | 第25页 |
2.3.6 合成的钯纳米线在硫酸甲醇混合液中进行循环伏安实验 | 第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2.4.1 钯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5-26页 |
2.4.2 钯纳米线在硫酸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26-27页 |
2.4.3 钯纳米线在硫酸甲醇混合溶液中氧化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27页 |
2.4.4 钯纳米线在硫酸甲酸溶液中氧化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27-28页 |
2.4.5 差分脉冲伏安法对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的同时检测 | 第28-30页 |
2.4.6 计时电流法对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的检测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铂纳米线的调控合成及其生物检测 | 第34-46页 |
3.1 前言 | 第34-35页 |
3.2 仪器和药品 | 第35-36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3.3.1 溶液的配制 | 第36-37页 |
3.3.2 铂纳米线的合成 | 第37-38页 |
3.3.3 合成的铂纳米线在硫酸中进行循环伏安实验 | 第38页 |
3.3.4 合成的铂纳米线在甲醇中进行循环伏安实验 | 第38-39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3.4.1 铂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39页 |
3.4.2 铂纳米线在硫酸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39-40页 |
3.4.3 铂纳米线在甲醇中氧化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40-41页 |
3.4.4 差分脉冲伏安法对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的同时检测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基于石墨烯-钯复合材料的一种高灵敏检测乳腺癌的生物传感器 | 第46-56页 |
4.1 前言 | 第46-47页 |
4.2 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4.3.1 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4.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48-49页 |
4.3.3 石墨烯-钯的合成 | 第49页 |
4.3.4 石墨烯-钯-二抗的合成 | 第49页 |
4.3.5 传感器的制备 | 第49-51页 |
4.3.6 测试方法 | 第5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4.4.1 石墨烯及石墨烯-钯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51页 |
4.4.2 pH值的选择 | 第51-52页 |
4.4.3 交流阻抗值的测试 | 第52-53页 |
4.4.4 工作曲线 | 第53-54页 |
4.4.5 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