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省级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0页 |
1.2.1 国内外现状 | 第9-10页 |
1.2.2 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5 论文结构简述 | 第11-14页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4-20页 |
2.1 系统总体需求 | 第14页 |
2.1.1 业务背景 | 第14页 |
2.1.2 建设目标 | 第14页 |
2.2 功能需求 | 第14-18页 |
2.2.1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 | 第15页 |
2.2.2 变电设备状态监测 | 第15页 |
2.2.3 在线监测信息综合展示 | 第15-16页 |
2.2.4 组合监视及查询统计 | 第16页 |
2.2.5 告警信息查询统计 | 第16-17页 |
2.2.6 装置及系统管理 | 第17页 |
2.2.7 接入数据规范 | 第17-18页 |
2.3 非功能需求 | 第18-19页 |
2.3.1 系统安全需求 | 第18-19页 |
2.3.2 系统可靠性需求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系统设计 | 第20-32页 |
3.1 系统总述 | 第20页 |
3.2 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3.3 系统架构设计 | 第21-24页 |
3.3.1 系统主要架构 | 第21-22页 |
3.3.2 系统分层 | 第22-23页 |
3.3.3 接口分级 | 第23-24页 |
3.4 信息编码设计 | 第24-26页 |
3.4.1 编码原则 | 第24页 |
3.4.2 编码方法 | 第24页 |
3.4.3 编码内容 | 第24-26页 |
3.5 系统安全设计 | 第26-28页 |
3.5.1 设计原则 | 第26页 |
3.5.2 系统信息的安全防护架构 | 第26-27页 |
3.5.3 数据采集安全防护 | 第27-28页 |
3.5.4 数据传输安全防护 | 第28页 |
3.5.5 数据交换安全防护 | 第28页 |
3.5.6 应用系统安全防护 | 第28页 |
3.5.7 密钥管理体系 | 第28页 |
3.6 功能设计 | 第28-30页 |
3.6.1 监测数据展示 | 第28-29页 |
3.6.2 线路在线增容 | 第29页 |
3.6.3 线路覆冰厚度预测 | 第29-30页 |
3.7 数据库设计 | 第30-31页 |
3.7.1 设计思想 | 第30页 |
3.7.2 数据分区 | 第30页 |
3.7.3 数据打包 | 第30-31页 |
3.7.4 数据模型 | 第3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系统实现 | 第32-46页 |
4.1 系统软件配置 | 第32页 |
4.1.1 服务器操作系统 | 第32页 |
4.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32页 |
4.1.3 应用服务中间件 | 第32页 |
4.2 系统硬件配置 | 第32-34页 |
4.3 系统功能实现 | 第34-44页 |
4.3.1 综合展示 | 第34-35页 |
4.3.2 组合监视 | 第35-36页 |
4.3.3 查询统计 | 第36页 |
4.3.4 装置管理 | 第36-37页 |
4.3.5 数据分析 | 第37-41页 |
4.3.6 系统管理 | 第41-43页 |
4.3.7 线路的在线增容 | 第43页 |
4.3.8 线路覆冰厚度预测 | 第43页 |
4.3.9 视频以及图像的监控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5.1 测试过程 | 第46-47页 |
5.2 测试结果 | 第47-49页 |
5.3 系统测试总体情况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