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30页 |
1.1 热电材料 | 第13-17页 |
1.1.1 热电效应的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1.1.2 热电性能参数 | 第15-16页 |
1.1.3 热电性能优化方法 | 第16-17页 |
1.2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1.2.1 合金热电材料体系 | 第17-21页 |
1.2.2 氧化物热电材料体系 | 第21-22页 |
1.2.3 氧化锌基热电材料 | 第22-24页 |
1.2.4 碳纳米管复合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3 ZnO热电材料的制备 | 第25-28页 |
1.3.1 纳米ZnO粉体的制备 | 第25-26页 |
1.3.2 氧化锌陶瓷的制备 | 第26-28页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8-3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2.2 实验原料及用途 | 第31页 |
2.3 实验设备及功能 | 第31-35页 |
3 M_xZn_(1-x)O陶瓷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 第35-59页 |
3.1 水热法制备M_xZn_(1-x)O粉体 | 第35-36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3.1.2 制备流程 | 第35-36页 |
3.2 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M_xZn_(1-x)O陶瓷 | 第36页 |
3.3 Al_xZn_(1-x)O热电陶瓷 | 第36-44页 |
3.3.1 Al_xZn_(1-x)O粉体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3.3.3 Al_xZn_(1-x)O粉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38-39页 |
3.3.4 Al_xZn_(1-x)O陶瓷物相分析 | 第39-40页 |
3.3.5 Al_xZn_(-x)O陶瓷微观形貌分析 | 第40-41页 |
3.3.6 Al_xZn_(1-x)O陶瓷密度测试 | 第41-42页 |
3.3.7 Al_xZn_(1-x)O陶瓷的热电性能 | 第42-44页 |
3.4 Fe_xZn_(1-x)O热电陶瓷 | 第44-51页 |
3.4.1 Fe_xZn_(1-x)O粉体物相组成分析 | 第44-45页 |
3.4.2 Fe_xZn_(1-x)O粉体微观形貌分析 | 第45-46页 |
3.4.3 Fe_xZn_(1-x)O陶瓷物相分析 | 第46-47页 |
3.4.4 Fe_xZn_(1-x)O陶瓷微观形貌分析 | 第47-49页 |
3.4.5 Fe_xZn_(1-x)O陶瓷密度测试 | 第49页 |
3.4.6 Fe_xZn_(1-x)O陶瓷的热电性能 | 第49-51页 |
3.5 Ni_xZn_(1-x)O热电陶瓷 | 第51-58页 |
3.5.1 Ni_xZn_(1-x)O粉体物相组成分析 | 第51-52页 |
3.5.2 Ni_xZn_(1-x)O粉体微观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3.5.3 Ni_xZn_(1-x)O陶瓷物相分析 | 第53-54页 |
3.5.4 Ni_xZn_(1-x)O陶瓷微观形貌分析 | 第54-56页 |
3.5.5 Ni_xZn_(1-x)O陶瓷密度测试 | 第56页 |
3.5.6 Ni_xZn_(1-x)O陶瓷热电性能 | 第56-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SPS制备CNTs/Al_xZn_(1-x)O复合陶瓷 | 第59-65页 |
4.1 复合陶瓷的烧结 | 第59页 |
4.2 复合陶瓷的组分及热电性能分析 | 第59-64页 |
4.2.1 复合陶瓷微观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4.2.2 CNTs/Al_xZn_(1-x)O复合陶瓷密度测试 | 第61页 |
4.2.3 CNTs/Al_xZn_(1-x)O陶瓷的热电性能 | 第61-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及实践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