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2.3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2.1.1 国外研究 | 第15-16页 |
2.1.2 国内研究 | 第16-18页 |
2.2 传统货币政策的国内外研究 | 第18-20页 |
2.2.1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2.2 货币政策与银行信贷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基本分析 | 第21-30页 |
3.1 国外结构性货币政策 | 第21-24页 |
3.1.1 国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 第21-22页 |
3.1.2 国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 | 第22-24页 |
3.2 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基本分析 | 第24-28页 |
3.2.1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梳理 | 第24-26页 |
3.2.2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与政策目标 | 第26-27页 |
3.2.3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 第27-28页 |
3.3 国内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比分析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 第30-36页 |
4.1 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 | 第30-33页 |
4.2 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银行信贷 | 第33-3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36-48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36-38页 |
5.2 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5.3.1 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 | 第39-41页 |
5.3.2 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银行信贷 | 第41-42页 |
5.3.3 关于常备借贷便利的进一步检验 | 第42-44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44-4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48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6.2.1 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增强政策透明度 | 第48-49页 |
6.2.2 完善政策操作机制,规避道德风险 | 第49-50页 |
6.2.3 健全合格抵押品框架,强化风险控制 | 第50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