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铅酸蓄电池大电流快速充电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4页
    1.1 铅酸蓄电池简介第8-14页
        1.1.1 铅酸蓄电池发展历史第8-10页
        1.1.2 铅酸蓄电池现状第10-12页
        1.1.3 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反应机理第12-14页
    1.2 铅酸蓄电池常规充电方式第14-18页
        1.2.1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特性第14-15页
        1.2.2 铅酸蓄电池最佳充电接受曲线第15-16页
        1.2.3 铅酸蓄电池常规充电方式第16-17页
        1.2.4 铅酸蓄电池常见的快速充电方式第17-18页
    1.3 铅酸蓄电池在大电流充电循环后的结果第18-22页
        1.3.1 热失控第19-20页
        1.3.2 电解液干涸第20页
        1.3.3 负极板硫酸盐化现象发生第20-21页
        1.3.4 正极板栅腐蚀第21页
        1.3.5 正极板铅膏脱落第21-22页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1.4.1 选题依据第22页
        1.4.2 主要研究工作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31页
    2.1 充电方法第24-25页
        2.1.1 大电流充电优化第24页
        2.1.2 两段恒流充电时间优化第24-25页
        2.1.3 放电电流优化第25页
        2.1.4 放电时间优化第25页
        2.1.5 静置时间优化第25页
    2.2 大电流充电对铅酸蓄电池影响第25-31页
        2.2.1 金相测试第27页
        2.2.2 X射线衍射测试(XRD)第27-28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第28页
        2.2.4 活性物质比表面积测试(BET)第28-31页
第三章 大电流快速充电方法研究第31-43页
    3.1 大电流充电研究第31-38页
        3.1.1 充电电流第31-32页
        3.1.2 两段恒流充电时间优化第32-33页
        3.1.3 放电电流第33-35页
        3.1.4 放电步骤时长第35-36页
        3.1.5 充电静置第36-37页
        3.1.6 大电流充电第37-38页
    3.2 常规充电第38-40页
    3.3 低温下大电流充电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大电流充电下铅酸蓄电池失效原因分析第43-56页
    4.1 铅酸蓄电池循环寿命第43-44页
    4.2 铅酸蓄电池失水第44-45页
    4.3 铅酸蓄电池失效分析第45-50页
        4.3.1 落后单格分析第45-47页
        4.3.2 落后正负板分析第47-48页
        4.3.3 落后正极板栅解剖实照第48-50页
    4.4 正极活性物质分析第50-54页
        4.4.1 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XRD)第50-51页
        4.4.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分析(SEM)第51-52页
        4.4.3 活性物质比表面积变化第52-53页
        4.4.4 金相测试分析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全文总结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读期间参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视域下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理论视阈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